大明新命記

第九六一章 墳場(1/3)

    原來五島氏本姓宇久氏,其最早的地盤,或者說老巢,就是這個宇久島。

    宇久氏原本並非什麽藩主大名,隻是一個經常來往此地兼職做海盜的海商船主,積累了一些財富,並有了一定人馬實力以後,就占據了這個島嶼。

    到了豐臣秀吉出兵高麗半島的時候,因為這個宇久島位居海上,距離高麗半島南端比較近,因此豐臣秀吉下令征召宇久氏效力。

    而宇久氏奉命唯謹,糾集了不少船隻,盡力承擔了糧草轉運的任務,因此得到豐臣秀吉的賞賜,被賦予了統治五島列島的權力。

    那之後,宇久氏為了鞏固對五島列島的統治,不僅改姓為五島氏,而且將藩廳從宇久島遷到了五島列島麵積最大的島嶼福江島上。

    等到豐臣秀吉掛掉,德川家康起兵,發起連番大戰,消滅豐臣氏勢力的時候,五島氏本來是想支持豐臣家的,而且也響應了豐臣家的號召,出了兵,前往助戰的。

    可是五島氏距離大阪距離較遠,沒等他們趕到的時候,戰爭就已經結束了,德川家康一方勢力已經贏了。

    五島氏當時的家主一看形勢不對,馬上就倒戈了,向德川家康表示臣服,並聲稱就是來支援德川家的。

    德川家康雖然將信將疑,但是也沒有殺他,而是命他納質於江戶城,然後準他返回五島列島,繼續作五島列島的大名。

    再後來,為了約束類似鬆浦氏、五島氏這樣的外樣大名,同時也為了壟斷海貿之利,德川家康及其繼承者下達了鎖國令。

    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禁止鬆浦氏、五島氏這種依靠海貿獲利的外樣大名繼續對外私自貿易,並將來自大明和荷蘭的海商集中在德川幕府直領的長崎港交易。

    這樣一來,原本依靠海貿起家的鬆浦氏、五島氏迅速衰落了下去。

    鬆浦氏地盤大,失去了海貿之利以後,轉向農漁,依然不失為一個大藩。

    可是五島氏本就地狹民貧,在失去了近水樓台先得月的海貿之利以後,立刻就敗落了,最後混得還不如大明朝的一個土財主。

    至於平戶藩的情況,楊振也沒能從那個留守宇久島的右水營指揮嘴裏問出什麽來。

    就在抵達宇久島的十七日淩晨時分,楊振問了問情況後,很快就命那個右水營指揮將林重蕃送往平戶島南端去了。

    楊振要林重蕃從平戶島南端登陸,走陸路往北打探一下平戶港內林慶業堅守的山城周圍形勢如何。

    同時,如果能夠趁夜抹黑滲透進去的話,楊振要他轉告林慶業等人,務必堅守待援,援軍天亮之後必到。

    林重蕃上岸沒多久,就又重新登船夜航,繼續往東出發了。

    而楊振等人同樣並沒有在宇久島停留多久,事實上在林重蕃離開之後,他們隻是上岸歇歇腳,然後飽餐了一頓熱食之後,很快就又登了船。

    七月的大東洋上,天亮的非常早,剛過醜時,東方的天際就已經泛起了魚肚白。

    有鑒於此,在嚴省三、仇廣義等人的建議之下,楊振放棄了令所有人上岸好好休整一番,寅時過後再奔赴戰場的打算。

    楊振可不想把好端端的一場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的突襲圍殲行動,變成一場光天化日之下敵明我明的攻堅行動。

    就這樣,十七日醜時三刻,楊振召集隨行諸將做了最後的動員部署,然後下令全軍出港,揚帆東進。

    宇久島距離平戶島已經不遠了,不過六七十裏而已,順風揚帆,一個時辰就到了。

    崇禎十七年七月十七日清晨,寅卯之交,一路觀星東行的楊振船隊,先往東北,再轉西南,一番繞航之下,終於悄然抵達了平戶島最北端西側的一個巨大海灣的出入口海域。

    此時天色已然黎明,微風中的海麵上,飄蕩著一層晨霧,整個平戶西海灣內,除了海風海浪,沒有別的聲響。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