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八六章 問策(2/3)

    若不是他們與朝人之間隔著一條鴨綠江,他們早就過江報複朝人的背叛去了。

    “皇上主子爺英明,經過鎮江堡淪陷一事,朝人對我大清陽奉陰違之真麵目,已可一覽無遺了,若不加嚴懲,恐群起而效仿,如此則後患無窮。”

    濟爾哈朗叩首下去高喊皇上英明之後,直起身抬起頭,再次開口,就是對朝人充當內應的行為一通情緒宣泄。

    “若為一勞永逸故,我皇上此次當再遣大軍,三征李朝,屠其城,擄其民,空其地,盡掠其牛馬糧草牲畜女子為己用,也免得其私通資助金海鎮!”

    濟爾哈朗提起朝鮮登時麵色猙獰,惡狠狠地說出這麽一番話,直聽得在場其他王公大臣們咂舌不已。

    黃台吉見他對朝人如此敵視,嗬嗬一笑,用手一指隨軍伴駕而來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說道:

    “鄭郡王此言,倒是與朕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這個奴才的建言,不謀而合了。”

    原本跪在人堆裏觀察王公貝勒大臣們心思動向的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突然聽見自己被黃台吉點了名,當即直身答話,說道:

    “請皇上主子爺明鑒,朝人一向自詡文教鼎盛,自以為他們禮樂典章齊備,便號稱什麽小中華,自封什麽君子之國,其實不過是一群忘恩負義的跳梁小醜而已。

    “尤其對我大清,他們表麵恭順臣服,實則暗懷二心,其朝野士林儒生,自命清高視我大清為蠻夷,其上下文官武將,陽奉陰違私通南朝者甚眾。

    “是以,奴才認為,此次皇上主子爺既然統率大軍,禦駕親征而來,正好可以一勞永逸解決掉朝人自命不凡桀驁難馴的難題,免得留下後患,貽害子孫。”

    內國史院大學士剛林的這番話說完後,大帳裏突然一片寂靜,所有人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黃台吉盤腿坐著的榻上,等待著黃台吉的旨意。

    因為是否滅亡李朝的事情,對在場伴駕的大臣和各旗貴人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

    若黃台吉下定了決心此次滅亡李朝,那麽他們這些從征的大臣與各旗兵馬都將滿載而歸。

    朝人立國鴨綠江東已經幾百年了,即使從李氏立國開始算起,那也有兩百多年了。

    李氏立國兩百多年積累的財富,若是一朝落入從征大軍的手中,那該是多麽巨大的一筆啊,或許足以克服大清國眼下的困局了吧。

    黃台吉在思考著,權衡著,半晌沉默不語,而大帳中其他王公貝勒大臣們,也各自盤算著自己能從中收獲些什麽,也都沉默不語。

    過了一會兒,黃台吉從徹底滅亡李朝的巨大誘惑之中清醒過來,在人群中看來看去,最後從在人群後跪著的幾個漢官裏麵,找到了伴駕到軍前的範文程,隨即對他說道:

    “範先生,對鄭郡王和剛林的提議,你以為——如何?”

    “奴才以為——萬萬不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