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四八章 槳手(1/3)

    楊振的這些布置,其實隻有一個思路,那就是先下手為強,不能等著濟爾哈朗出招了之後自己才見招拆招,而是要趕在濟爾哈朗出招之前,在其當發而未發之際,直接給他來個黑虎掏心。

    在楊振看來,如果濟爾哈朗處心積慮地征調朝人糧草兵馬與戰船,做著走海路迂回攻擊金海鎮大後方的打算,那麽他恐怕就料不到金海鎮的兵馬會如此大膽,竟然同樣在做著走海路奪占鎮江堡的打算。

    這也符合楊振一貫的攻敵不備,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的戰法。

    且說崇禎十三年九月十七日中午,天氣陰沉,沒有陽光,也沒有風,石城島一帶籠罩在一層淡淡的海霧之中。

    或許是因為楊振各部人馬都知道此行事關重大至關重要,各部人馬的行動都非常高效快速。

    從命令下達,到揀選出出來的船隻和人員集結到位,隻花了幾個時辰而已。

    包括此次跟隨林慶業船隊北上的安應昌所部忠義軍各個指揮,以及跟隨楊振一起行動的火槍團和楊珅、劉仲錦親自指揮的炮兵團,到了午時正的時候,也都順利登船完畢。

    其實,讓不讓楊珅和劉仲錦指揮的炮兵團參加此次突襲鎮江堡的行動,楊振也是經過了反複的權衡。

    楊振原先的考慮是,派出祖克勇他們過河襲擊滿韃子屯墾的莊田之後,附近的岫岩堡、湯站堡、鎮江堡等地的滿韃子很可能會聞風而來,向莊河堡發起進攻。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楊振這次帶來的炮兵團可就派上用場了,把他們放到莊河堡以及莊河堡前方的西高麗城子和平山子營寨,一定能發揮巨大的殲敵作用。

    等到自己依托莊河堡附近的工事,消耗掉滿韃子的有生力量之後,再起兵走海路進攻鎮江堡,到那時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但是楊振的這個想法落空了,襲擊滿韃子屯田的行動雖然非常成功,但是卻並沒有引來滿韃子的大軍南下。

    隨後的幾天內,楊振隻是接到敖日金派人送回的消息,說英納河北岸東高麗城子附近新增了一支滿韃子的兵馬,大約隻有千餘人。

    而這千餘人的滿韃子鑲藍旗馬甲兵到來以後,除了抵近哨探的次數有所增加之外,並沒有顯露出集結南下的跡象。

    這樣一來,楊振也就沒必要把炮兵團放在莊河堡這裏等待韃子大舉進攻了。

    就這樣,楊振留下了李祿的擲彈兵團參與英納河莊河堡一線的防禦,而把進攻利器炮兵團帶上了奇襲鎮江堡的旅程。

    而隨著楊珅、劉仲錦所率炮兵團的加入,袁進、俞亮泰和林慶業的船隊也立刻就變成了一支火力空前強大的炮船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