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三八章 法子(1/3)

    這天晚上在場的金海東路將領,隻有祖克勇與安應昌兩個人,他們分別說了當麵的敵情之後,楊振對於英納河以北鎮江堡以南的情況,總算有了一個大體上的了解。

    從祖克勇與安應昌兩個人述說的敵情分布來看,滿韃子的鄭親王濟爾哈朗對沿海的河口地帶非常重視,其分兵駐守的地方,也都是沿海的險要。

    楊振前世生長在遼東,對遼東半島的地形還是很熟悉的。

    雖說有些地名相隔幾百年,他有點把握不準,但是聽了安應昌所說的情況,尤其是聽了祖克勇所說的情況之後,他最後還是舉一反三地推敲出了幾個重要地標。

    比如洋河,就是後世的大洋河了,而洋河口的孤山子,那就不用說了,自然就是後世的大孤山。

    再比如石咀子河這個地名,在幾百年後雖然淤塞嚴重,但名稱仍然存在,再配上青堆子這個地名,楊振稍一思索,就推斷出了它的大體位置。

    至於青堆子這個地方,在幾百年後,仍然是遼東半島黃海一側有名的古鎮,楊振當然知道它的方位。

    “嗬嗬,這個濟爾哈朗倒是一個聰明人,往咱們這裏分兵下寨,倒是專揀咱們出入方便的河口地帶險要處落子。”

    聽完了祖克勇與安應昌的報告,楊振發現了濟爾哈朗分兵駐守防備金海東路的一個特點,那就是其分兵駐守的地方,多在沿海河流的出海口附近。

    東高麗城子山距離英納河的出海口不遠,青堆子距離石咀子河的出海口不遠。

    至於修築了大炮台的大孤山,則位於大洋河出海口的南側不遠,往北居高臨下俯瞰著大洋河的河口地帶,往東則可以監視和壓製大洋河口外的海灣。

    金海東路的水師船隊,若想出其不意從大洋河口附近登陸,或者逆流而上攻擊滿韃控製的內陸地區要地,比如岫岩堡一帶,就不可能了。

    楊振的這個發現和感慨,立刻引起了在座諸將的共鳴,一時間,張臣、李祿、楊珅等人跟著點頭不已。

    而此時,與楊振、祖克勇一起盤坐在炕上的仇震海,則突然接過話頭,感慨著說道:“都督可能有所不知,想當年東江鎮聲勢烜赫如日中天的時候,毛帥曾派東江水師走海路,從洋河口逆流而上,一路直入岫岩堡。

    “毛帥本想如同奇襲鎮江堡一樣,派人一鼓作氣拿下岫岩堡,但可惜天不遂人願,不知何故行事不密竟走露了風聲。

    “一行人馬乘船走水路,深入內陸近百裏,結果,行至哨子河並入大洋河的河口附近時中了韃子埋伏,出擊人馬幾乎全軍覆沒。”

    仇震海說到這裏的時候,歎口氣停了下來,他看著若有所思的楊振,默然了片刻,然後繼續說道:

    “但是當年,毛大帥聲望正隆,東江軍中亦諱言兵敗,此事便壓了下去,未曾公開。隻是滿韃子那邊的王公權貴們,卻必定知道此節。

    “滿韃子既然有了這個前車之鑒,若是這個濟爾哈朗聽聞我金海鎮水師北上經營石城島大鹿島的消息,那就必然會在洋河口、鴨江口附近駐屯兵馬,修造炮台!”

    “仇副將的意思是說——?”

    “卑職的意思有二,其一,金海東路水師營經營石城島、大鹿島的消息,必定已經為滿韃子所偵知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