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七一九章 重啟(1/3)

    楊振麾下的各路人馬,起先都想保持自己的獨立性,包括較早為楊振帶來水師的仇震海本人。

    但是時至今日,他卻赫然發現,在楊振的各種安排之下,要想繼續保持自己隊伍的獨立性,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

    光是一次大移防,就將各部人馬原有的所謂獨立性消減了一大半,而之後的大建團營,更是進一步消減了各部人馬原來的獨立性。

    再然後就是這次大擴軍,表麵看起來各部人馬因此得以迅速壯大,但是迅速壯大之後的人馬,可與之前各部將領手下的私兵完全不一樣了。

    這些人可是金海鎮的屯戶,他們的土地是金海鎮分給的,而不是他們各自的頂頭上司。

    雖然會有一些過去兵為將有的陋俗遺留,但是這些新征的兵員,其身份,其地位,其心思,與以前各部將領私募的家丁仆從相比,終究是不一樣的。

    等到這些新兵有朝一日成為了各路人馬的主力,那麽各部將領原有的所謂獨立性,就將被徹底打掉。

    比如這一次,楊振批準金海南路水師營,從南路所領西海岸各屯所征兵擴軍五個哨,即一千五百人。

    對此,仇震海當然是歡迎的,包括原有的南路水師營全體將佐,都是歡迎的。

    可是當這些新征的一千五百兵員編入南路水師營之後,原來屬於仇氏的宗族部眾在南路水師營裏所占的比重就迅速被稀釋掉了。

    這些新征的一千五百名水師營兵員,可不是仇氏當年從威海衛帶出來的私人部曲,他們可都是在金海鎮擁有自家的土地並且名列統計公所屯墾戶籍的移民。

    這些人是為了自己的家人而入伍從軍,為了自己的家人為金海鎮征戰,他們怎麽可能會任由仇氏擺布呢?

    這個問題,不僅在南路水師營是如此,在其他各路也一樣,而且越是擴軍規模大,越是擴充新屯戶兵員多的將領,他們的所謂獨立性就喪失得越快。

    而越早認識到這一點的人,就能越早順應金海鎮漸漸崛起的大勢,就能越早成為跟著楊振一起笑到最後的人。

    仇震海,顯然就是這樣的人。

    崇禎十三年八月二日清晨,楊振一行人馬搭乘仇震海的船隊,終於回到了旅順口內的旅順南城。

    “都督,登州城有消息了!”

    楊振一回來,就在金海總鎮府大門外碰上了聞訊出來迎候的方光琛等人。

    “哦?登州情況怎樣?什麽消息?!”

    這一次楊振北上巡視,沒有帶方光琛前去,就是因為方光琛一直主持登州移民事務,不僅與登州方麵的人員較為熟悉,而且也十分了解移民事務在楊振心中的重要地位。

    一旦登州那邊有消息,不管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他都能在楊振不在旅順口的情況下,做出符合楊振戰略意圖的決定。

    看來這一次,多虧把他留下來了。

    “好消息,都督,是好消息!”

    方光琛來到楊振跟前,匆匆與眾人見了禮,然後從懷中摸出一封書信,滿臉笑容地舉著說開了。

    “五月末尾,登州府城外的確發生了鼠疫疙瘩瘟,來自河間府的流民營地,最後無一幸存,有大半染病而死,有小半被堵死在營地裏生生餓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