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六九八章 豎子(1/3)

    楊振明知李倧抱有通過談判來拖延時間的打算,卻大大方方給了他們三天商議決定的時間,當然不是隨便給的。

    楊振之所以這麽做,是因為他知道李倧是一個又臭又硬的人物,典型的不見棺材不掉淚,不到黃河不死心的貨色。

    要想保證這個自己與具仁垕達成的密約能夠兌現,他就必須手裏有李倧忌憚的籌碼。

    而這個籌碼,就是被罷黜的前國王光海君。

    俞海潮、安益信兩人已經帶著兵船,陪著沈器成,出發前往濟州島兩天了。

    但是江華島距離濟州島甚遠,兩地之間不下五百裏。

    即使他們一行人順利抵達濟州島,並將廢黜的光海君手到擒來,可他們要趕回來,起碼也得是三天後的事情了。

    而在此之前,楊振能夠用來威脅李倧及其朝臣們執行密約的最大籌碼,就是江華島上的宮室府庫珍藏了。

    除此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如果說有,那就隻能是出兵漢陽城,或者率軍登岸,到附近的富庶之地燒殺搶掠一番了。

    但是如此一來,楊振與具仁垕達成的密約,恐怕就更難執行下去了。

    這卻是楊振不希望看到的。

    如果李朝這隻雞能夠一直給自己下蛋,楊振並不希望采取殺雞取卵的方式對待它。

    卻說具仁垕與金尚憲二人,帶著與楊振達成的密約離開江華島以後,在接下來的兩天裏,沒有任何消息傳回島上。

    而與此同時,海對麵的文殊山城一帶,卻突然開始旗幟林立大軍雲集。

    仇必先原本已經占領的文殊山城通往甲串墩的渡口,也在楊振的命令之下主動放棄,撤回到了甲串墩這一邊嚴陣以待。

    崇禎十三年六月十七日深夜,沈器遠派出的信使再一次偷偷過海不期而至。

    楊振一見沈器遠的書信,方才放下心來。

    原來是沈器遠這個京畿道總戎使,被調派到了文殊山城,李倧叫他親臨一線,總領京畿道、黃海道以及江原道等到征調而來的號牌軍,負責京畿道防禦事務,防範楊振真的出兵漢陽城。

    與此同時,沈器遠也向楊振通報了漢陽城裏的消息。

    原來具仁垕帶著他與楊振達成的密約返回漢陽城之後,李倧再次召集了議政府諸臣以及李倧所信任的大臣們議事。

    李倧對具仁垕帶回來的密約,雖然態度上緩和了許多,但是他卻不願意承擔達成密約的任何責任,而是希望通過將密約訴諸議政府的朝議,將責任推卸給議政府的大臣們。

    幸虧有具仁垕與金尚憲二人的極力勸諫,李倧才隻是將密約的前三條拋了出來,由議政府的大臣們商量。

    而議政府的大臣們同樣一個個滑不留手,誰也不想承擔責任,兩天過去了,此事竟然一直議而不決,始終定不下來。

    楊振從沈器遠的書信裏麵得知這個消息,一時真是哭笑不得。

    而在江華島上閑散了許多天的張臣、張國淦、李守忠三人,聽聞了這個消息,一個個力勸楊振給李倧這個混賬朝王一點顏色看看。

    尤其是在前往江華島的路上沒有撈著一次上岸哨探機會的李守忠,這一夜,恰好輪著他率部在留守府裏當值,他見楊振犯愁,並找來了張臣、張國淦議事,於是嬉皮笑臉地向楊振進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