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六九五章 答複(1/3)

    卻說李倧在製止了大殿中朝臣們的內鬥之後,很快就接受了金鎏向他提出的兩手準備的意見。

    一邊請李倧派出正式的時節去與楊振談判,如果能把撤軍條件談成,那就最好,可以兵不血刃收回江華島,如果談不成,也可以繼續借此機會拖延時間。

    另一邊則請李倧下令恢複號牌法,征調附近幾道號牌軍,前來保衛京畿道,防著楊振真的率軍攻打漢陽城。

    與此同時,李倧之前的決定,也繼續執行,那就是寄希望於大清兵,繼續好吃好喝供著那個敬謹貝勒尼堪,等到大清兵抵達之後,就請他出麵幫忙打退楊振的軍隊,幫助李朝奪回江華島。

    就這樣,崇禎十三年六月十五日巳時左右,在楊振限定的時辰到來之前,年屆七旬的金尚憲領著一行人,再次出現在了文殊山城以西前往江華島的渡口碼頭上麵。

    這個渡口碼頭早被仇必先帶人占領,是以金尚憲一行人出現在這裏不久,消息就被送到了江華島上的江華山城。

    這一次,楊振沒有派人把他們接進江華山城,甚至都沒有讓他們靠近江華山城,而是自己出了城,到了甲串墩。

    就在被仇必先的炮船擊毀的甲串墩外麵,接見了金尚憲一行兩人。

    就在昨天晚上,楊振又收到了一封沈器遠遣人送到海岸的書信。

    這一次的書信可能寫得倉促,並沒有使用上一封書信所使用的漢文與諺文摻雜的暗語,而是完全用漢文寫成。

    內容也很簡單,就是向楊振通報了李倧的兩麵派做法以及這次前來與楊振談判的使者的身份。

    沈器遠告訴楊振,這次前來與楊振談判的使者,是李倧最信任的表兄,負責統領昌德宮禁衛營的扈衛大將具仁垕。

    原本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楊振心中還曾生出了一點不需要大動幹戈就能達成目的的念頭。

    但是一看到沈器遠在書信裏提到的其他消息,即李倧在金尚憲回去的當天晚上,就已經派人向清史求援的消息,他就氣不打一處來。

    與此同時,楊振對於通過談判的方式兵不血刃地達成自己的目的,幾乎已經不抱希望了。

    也因此,對於這次故意前來通過談判拖延時間,企圖等待清兵前來打退自己的所謂談判使者們,楊振根本沒有認真對待的興趣。

    楊振帶人來到甲串墩堡城下的時候,仇震海正陪著金尚憲二人下得船來,雙方就在甲串墩外的沙石海岸上看見彼此了。

    時值六月,天氣正熱,遠處蔚藍的大海翻著波浪,天上的朵朵白雲一刻不停地變換著奇怪的形狀,而鼻子裏呼吸的是鹹濕的洋溢著海腥味的空氣,耳邊更是呼呼的海風。

    楊振看見金尚憲他們一行人登岸之後,自己就在甲串堡對海的廢墟邊上站住了,等候他們前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