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六七二章 農忙(1/3)

    楊振喜得貴子的消息,很快就在金海總鎮府外傳開了。

    先是旅順口內南北城一帶的將領們一起前來祝賀,隨後的兩三天裏,金州城、複州城一帶的將領們,也聞訊派人送來了貴重的賀儀。

    顯然,楊振有了兒子這個事情,不僅僅是楊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金海鎮的一件大事。

    至於楊振自己,除了設宴款待前來祝賀的各路將領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總鎮府的後院裏陪伴生子後坐月子的仇碧涵。

    其他的事情,則一概甩手委托給了張得貴、袁進、仇震海和陳書農等人去做了。

    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五月下旬必須盡快完成的番薯引種移栽事務了。

    從崇禎十三年五月二十三日清晨開始,袁進的船隊、仇震海的船隊就運載著數不清的番薯藤蔓種苗以及陳書農手下的種薯師傅們及其幫工學徒們,從旅順口內的新港和舊港陸續出發,一路往西,一路往東,沿著遼東半島兩側的海岸線往北去了。

    至於南關嶺一帶的五屯營以及旅順口周邊的屯所,則是近水樓台先得月已經搶先分得了大批的番薯秧苗,開始種植了。

    早就完成了開荒墾田任務的五屯營,最先開始引種番薯的任務。

    其次是四月裏底前安置到各自屯所,已經完成了墾荒任務的移民新屯戶

    而其他進入五月裏才分配下去的移民新屯戶,則不得不一邊開荒,一邊直接將分得的番薯種苗栽種下去。

    好在進入五月之後,遼東半島上的天氣也很配合,隔三差五地就下上一場雨,不僅讓墾荒變得更容易,也讓新來的移民們對於種植他們聞所未聞的番薯有了一些信心。

    而楊振之前從五屯營抽調的三百個墾荒耕作的老把式,再一次證明了楊振的先見之明。

    經過陳書農及其從福建帶來的種薯師傅們的悉心教導,這些人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已經成了番薯引種的好幫手。

    番薯引種,並沒有多少隱秘難學的技藝,其中的所謂道道,說白了,就是一層窗戶紙而已,捅破了之後,根本不值一文。

    過去,之所以這些種薯師傅們秘不示人,主要是他們就靠這些的番薯種植技藝謀生,知道的人多了,就不值錢了。

    但是現在,楊振已經明白說了,隻要番薯種植在金海鎮取得大範圍的成功,他們幾個人想求官,就給官做,想求財,就給重金獎勵。

    這樣一來,他們也就沒有必要再遮遮掩掩了。

    到了五月末,以陳書農為首的農墾所這些人,更是巴不得楊振給他們調派更多的人手,然後將番薯種植的訣竅傾囊相授,讓這些人成為他們的幫手呢。

    就這樣,從崇禎十三年的五月下旬開始,直到六月初,金海鎮五路防區為了番薯種植的事情全部動員了起來。

    從北到南,從東到西,從遼東半島南段的山穀丘陵,到西邊遼東灣和東邊黑水洋上的大小島嶼,到處都是開荒翻地並種植番薯秧苗的人們。

    這樣的農忙景象,在遼東半島以及遼東半島東西兩側的海島之上已經是幾十年沒有出現過了。

    與這樣的忙農景象相稱的是,金海東路水師營在六月初的時候,也傳來了他們“初戰告捷”的捷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