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六二零章 東風(2/3)

    “楊都督啊楊都督,你可得快點搞出些大動靜來啊!要不然,老子可就真折在這個鳥不生蛋的西屏山上了!”

    或許是袁進的念叨起了作用,三更半夜現身在兔兒島上頭道灣海灘上的楊振,突如其來地打了一個噴嚏,緊了緊身上的黑色兜帽披風,朝著夜色霧氣中林立的將士們說道:

    “勝負成敗,在此一舉。臨行之際,我再明確一下。乘船靠岸以後,由李守忠率隊打頭陣,潘喜率擲彈兵居其後,張臣、楊珅各率所部與我同行。好了,登船出發!”

    楊振的語氣,淡定而堅決。

    夜色霧氣當中肅立的眾將士,立刻以果敢的行動回應了楊振的命令,一個接著一個,一隊接著一隊,快速而有序地登上了早就準備好出發的船隻。

    從兔兒島到熊嶽城,道路有很多條。

    其中最簡單便捷的道路,就是水路。

    ——從兔兒島出海南下,經響水河,也就是熊嶽河的河口,乘著潮水倒灌的時機順勢而上,可以乘船直抵熊嶽城南門即綏德門外的石橋子。

    這也是楊振他們上一次奪占熊嶽城的時候,曾經乘船走過的路途。

    這一次再走,當然是老馬識途,輕車熟路了。

    因為早在上半夜的時候,楊振已經派了仇必先帶人走水路哨探了一遍。

    仇必先他們受了楊振的指點,知道石橋子碼頭和哨卡是熊嶽城的南部門戶,很可能會有人駐守。

    所以他們劃著小船進入響水河的河口以後,唯恐打草驚蛇,遭遇滿韃子哨探,沒敢逆流深入,而是在距離石橋子好幾裏外的沼澤地帶,就下了船。

    然後忍著刺骨冰涼的水流,一路沿河而上,在水中悄沒聲息地泅渡到了石橋子附近。

    結果發現,那裏並沒有一兵一卒。

    探知了熊嶽城外的真實敵情之後,仇必先帶著隨從,趕緊回到了兔兒島上,向楊振報告了這個喜訊。

    ——楊振最擔心的石橋子碼頭和哨卡附近,居然沒有一兵一卒。

    對仇必先帶回來的這個消息,楊振有點將信將疑,但是看著仇必先及其隨從弟兄個個渾身濕漉漉凍得要死的樣子,他不信也得信了。

    如果說眼下金海鎮軍中誰最不可能騙他,那麽仇氏子弟肯定得排在前列了。

    因此,收到了仇必先的報告以後,楊振麵對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的諸將,終於點了頭。

    天予不取,必受其咎。

    帶著這樣的想法,楊振登船跟著隊伍,經過響水河口,一路往熊嶽城南門外不遠處的石橋子碼頭行去。

    海岸上夜色昏暗,河麵上濃霧彌漫,午夜時分,潮水也漲到了一天當中的最頂點。

    原來並不太適合走大船的響水河,也就是熊嶽河,到了這個時候水勢浩大,也走得了大船了。

    從兔兒島出發一個時辰左右,走在最前頭的小船已經悄然抵達了石橋子附近。

    雖然有了仇必先的報告,可是李守忠仍然非常小心謹慎,提前了好一段距離,就在響水河的北岸一片幹枯的蘆葦蕩中停了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