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五九八章 敵人(1/3)

    鍾令先雖然沒有搞清楚駱駝山一帶到底發生了什麽情況,但是這並不說明他是一個不稱職的北路哨探頭子。

    相反,作為新任的金海鎮北路協守總兵麾下的中軍都司,他對滿韃子南下人馬的哨探及估算,還是相當準確的。

    這一次,被黃台吉征調來交給多爾袞統一指揮的各旗人馬,包括所屬滿蒙牛錄以及所屬漢軍牛錄在內,一共湊起了一百三十八個牛錄,共計四萬一千四百戰兵。

    如果算上各旗下隨行從征的所謂廝卒阿哈,那麽一共南下的滿韃子人馬,在數量上絕對超過了四萬五千人。

    其中,改打正紅旗旗號並改著正紅旗衣甲的恭順王部兵馬,一共擁有三個甲喇共十五個牛錄,即四千五百餘人。

    這些身披正紅旗衣甲的二韃子漢奸隊伍,隨軍帶來了滿韃子們用於攻堅的真正利器,即四十門重型紅夷大炮,也就是滿韃子所謂的天佑助威大將軍重炮,充當著滿韃子重炮營的角色。

    當然了,除了四十門重炮之外,孔有德麾下的所謂天佑兵,即現在改旗以後的正紅旗恭順王兵,還攜帶了其他大大小小各種類型的火炮數百門。

    這些火炮,有一些是他到滿韃子那邊以後,幫助滿韃子鑄造出來的,但是大部分,都是當年正在登萊之亂以後,渡海投降後金的時候,從登萊鎮裹挾帶走的。

    可以說,如果沒有孔有德、耿仲明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漢奸二韃子,給滿韃子帶去了大量的火炮和鑄炮的技術,那麽崇禎年間的滿清八旗軍隊,絕不可能在戰場火力上麵壓倒明軍。

    同樣,這次從征的大批二韃子漢軍之中,除了被編入正紅旗打著正紅旗的旗號為滿韃子效力的孔有德之外,還有智順王尚可喜的兵馬。

    這一次,尚可喜也帶來了自己被編入鑲藍旗打著鑲藍旗的旗號為滿韃子效力的十三個牛錄兵馬,共計三千九百人。

    當然了,恭順王孔有德和智順王尚可喜,他們投降了滿韃子之後能夠得封郡王的爵位,與他們帶過去的人馬眾多,有著直接的關係。

    但是,這些人馬當中,除了三分之一的青壯士卒部屬之外,大部分都是這些士卒部屬的家眷以及裹挾的商民百姓。

    【書友福利】看書即可得現金or點幣,還有iphone12、switch等你抽!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可領!

    這些士卒部屬及其家眷以及裹挾過去的商民百姓,雖然都被歸給了孔、耿、尚這幾個人做部眾,但其中真正能夠披甲上陣作戰的,也就是各自所有的十幾個牛錄而已。

    孔有德與耿仲明合起來的時候,勢力還算比較大的,但是他們分別被封了王,分有了從登萊之亂中帶到後金的部眾百姓以後,每人隻占了大約一半。

    被歸並到滿洲正紅旗下的孔有德部恭順王兵,麾下火器眾多,最後編為了三個滿編的甲喇,共有十五個牛錄。

    而被歸並到滿洲正黃旗下的耿仲明部懷順王兵,最後編為了兩個滿編的甲喇,一個不滿編甲喇,一共是十三個牛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