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五一四章 問策(1/3)

    在場的都是人尖子,沒有一個是白給的,他們一看皇帝的陣勢,就知道今日平台召對,必定與今後的遼東大局有關。

    從皇帝召見的人,以及在座陪著召見的人,就能看出這一點了。

    比如洪承疇,這是奉旨坐鎮山海關的薊遼總督,隨時準備出關督師薊遼的。

    再比如陳新甲,這是兵部尚書,是眼下朝堂上輔助崇禎皇帝進行軍事決策的主要大臣。

    再比如被留下的大太監王德化和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這兩個人都是去過遼東,與楊振有過交集的人物。

    留下他們陪同召見,更明崇禎皇帝此時關心的問題所在。

    卻被留下的眾人聽見崇禎皇帝這麽,全都安靜了下來,個個屏住呼吸,側耳細聽,等待崇禎皇帝的下文。

    果然,崇禎皇帝略一沉吟便道:“漢卿,你先看,以你之見,東虜尚需幾年可平,遼事何時方能大定?”

    楊振聞聽崇禎皇帝的這個問話,著實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過了這麽多年,崇禎皇帝仍然還會問出這樣的問題。

    就在十多年前,崇禎皇帝曾在這同一個地方,問過袁崇煥類似的問題。

    當時袁崇煥為了獲得崇禎皇帝的信任,也為了獲得指揮關外各路兵馬的全權,大著膽子告訴崇禎皇帝,他五年可平遼。

    然而,如今十幾年過去了,遼東的後金國變成了大清國,女真韃子變成了滿韃子,不僅沒有被消滅,被削弱,甚至越發壯大起來了。

    而袁崇煥本人,也早在他用大言忽悠崇禎皇帝兩年以後被下獄治罪,淩遲處死。

    楊振本以為,過了這麽多年,經過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崇禎皇帝應該對遼事有個清醒的認識了,應該務實一點了,不至於再那麽真,再問出這樣的問題。

    可是,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崇禎皇帝不僅這麽問了,而且首先就是拿這個問題來當麵問他。

    這讓他一時有點撓頭,有點不知道該怎麽回答了。

    但是崇禎皇帝問完了話以後,就表情沉重盯著他,叫他根本無法回避。

    “這個,這個,臣隻是一介粗魯武夫,這等事關全局的大事,臣——尚未好好斟酌計算過,實在不好出一個期限來。但是——”

    楊振知道回避不了,所以幹脆揣著明白裝糊塗,隻自己是粗魯武夫,沒考慮好這個問題。

    與此同時他又擔心崇禎皇帝對他這樣回答太不滿意,所以最後又給自己留了一個氣口,想看看崇禎皇帝的態度再。

    如果崇禎皇帝表情淡定,那就明崇禎皇帝也是揣著明白裝糊塗,經過這麽多事情以後已經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心機,也變得務實了。

    如果崇禎皇帝勃然作色,或者非常不滿,那麽楊振就要借著這個“但是”,再出一些崇禎皇帝愛聽的話來。

    所以,他一邊著話,一邊抬頭快速地打量了一下皇帝的神態,卻見崇禎皇帝麵無表情地正看著自己。

    楊振連忙眼神向下,避開崇禎皇帝的目光,接著道:“但是,既然聖上垂詢,臣這裏有一言,想對聖上,隻是不知當講不當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