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五零八章 坦言(1/2)

    楊振抵達京師之前,從寧遠、山海關發往京師的消息早就趕在楊振一行人的前麵送進宮裏了。

    楊振在取得十月鬆錦保衛戰勝利之後,再次渡海東征深入敵後,並且一舉破了複州、金州和旅順口的消息,也已經在崇禎皇帝的麵前,還有崇禎皇帝眼下最器重的人中間傳開了。

    而楊振這一番功勞,自是非同尋常,從崇禎元年以來,雖然大明朝的武將立下大功的有不少,可是從來沒有大到這個程度的。

    楊振不僅俘虜了滿韃子的宗室王爺以及一眾高官顯貴,而且還收複了複州、金州和旅順口這幾座已經失去了多年的城池。

    從旅順到複州,足有三百裏土地了。

    大明朝上上下下,從皇帝到大臣,雖然對於世爵看得極重,輕易不肯封賞,但麵對楊振這樣的功勞,再不封賞可就不過去了。

    且不會不會寒了其他各鎮將領的效命上進之心,就單楊振這邊,不重重封賞,首先就寒了楊振的心。

    當然了,這並不是楊振自己的看法,楊振對給不給世爵並沒有放在心上。

    對於這些虛名,他看得很開,並不在乎。

    相比之下,他更在乎的乃是,崇禎皇帝是不是能夠完全放權給他,最好不要讓薊遼總督洪承疇過多幹預他,同時也要讓登萊巡撫徐人龍過多地幹預他。

    隻要崇禎皇帝能夠給他全權,也就是給他在遼東半島南段以完全的自主權,那他寧肯不要任何虛名。

    楊振在禮部官員的引領下,跟著張若麟從廣渠門進城,一路西行到菜市口,再從菜市口轉而往北,進入宣武門內大街,最後轉而往東,在午時前後抵達承門外。

    在這一路上,職方郎中張若麟與楊振著朝廷兵部的各種打算,而楊振也抓住一切機會,向張若麟灌輸自己的想法。

    楊振要通過張若麟之口,事實上當然也是借助兵部尚書陳新甲之口,把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提出來,並且傳遞到崇禎皇帝那裏去。

    這就是朝中有人的好處了。

    有些事情,作為大明臣子的楊振,若是當麵向崇禎皇帝提出來了,那是不恰當,不合適的。

    比如讓新收複的複州、金州和旅順口等地,擺脫登萊巡撫的節製,甚至擺脫薊遼總督的節製,然後成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直接聽命於崇禎皇帝,或者直接隸屬兵部指揮的軍事防區,這樣的事情,若是楊振提出來,那肯定是不合適的。

    崇禎皇帝一旦不同意,楊振在遼東半島南端的布局,就將立刻陷入困局。

    因為他一旦自己當麵向崇禎皇帝提出來了,那他與薊遼總督洪承疇,或者登萊巡撫徐人龍的關係,可就無法挽回了。

    但是,這個事情若是由張若麟,或者陳新甲這樣的人物提出來,卻又顯得十分順利成章。

    就算崇禎皇帝最後不同意,洪承疇和徐人龍兩個肯定不能因此而怪罪楊振,至少在明麵上他們不能因此而歸罪楊振。

    這樣一來,即使此事不成,楊振與未來的上官洪承疇和徐人龍之間,也不至於沒有了轉圜的餘地。

    這一路上,楊振換著法兒地向兵部職方司郎中張若麟兜售自己的想法,並且反複地向他灌輸起減少朝廷兵部與楊振本人之間指揮層級的好處。

    “張大人熟知兵法謀略,加上身在廟堂之上,一向站得高看得遠,不會不知遼南之地正位於東虜腹心之下,如今雖然被我拿下,可戰局瞬息萬變,若前線有警訊,我部先渡海赴登萊,或者渡海赴寧遠,然後從寧遠或者登萊,再呈報警訊至京師,一來一回,正不知耽誤了多少功夫!”

    楊振在張若麟的麵前,倒也並不遮遮掩掩,而是十分坦誠。

    事實上,他所的每一樁,都是實實在在的問題,這些問題不解決,上上下下之間的各種相互製約造成的內耗就太嚴重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