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五零四章 偏得(1/3)

    十一月的遼西,早已進入了真正的冬天,加上前數日的大雪降下,從鬆錦到山海關的遼西走廊一線,全都是冰天雪地。

    曠野上,河流沼澤凍結了,滴水成冰,冷風如刀。

    楊振一行近千人,押解著好幾百挑選出來的滿韃子俘虜,在冰天雪地裏行進,自有一番艱難。

    好在之前他們西出邊外,截擊山右商隊的時候,獲得了大量的羊皮獸皮等毛皮料子,此時也被鬆山城裏的被服廠,因陋就簡地做成了各式各樣的羊皮襖子和獸皮帽子。

    這些羊皮襖子獸皮帽子,穿在身上,戴在頭上,使得他們看起來不像是大明朝的官軍,倒更像是關外的馬賊綹子,可是為了保暖,卻也顧不得其他了。

    對於這次親赴京師獻俘,楊振原本有意乘坐海船,走海路前往的,比如從鬆山東南海岸的止錨灣出發,然後到山海關內的老龍頭登陸,或者直接到天津衛的大沽口登陸。

    走海路很方便,路上也能更加輕鬆一點。

    但是,征東先遣營的水師主力留在了旅順口、金州灣一帶,並未與他一同歸來,而剩下的船隻,以及袁進的覺華島水師,運力有限。

    本就不是很多的船隻和水師隊伍,還要承擔起從鬆山城一帶往旅順口方向轉運槍炮、彈藥、糧草、物資,以及大量匠人雜役的任務。

    如此捉襟見肘之下,楊振也隻能先可著更加重要的一頭去安排了。

    對楊振來說,前往京師,搞一場午門獻俘固然重要,可是再重要也不能與金複兩城和旅順口的得失相提並論。

    好在楊振到鬆山城以後,先後幾次出擊,攢下了不少家當,比如戰馬,比如大車,比如物料糧草,到了這個時候,統統派上了用場。

    這一回,楊振一行三百火槍兵,外加五百重騎兵,人人皆有駿馬可騎,他們沿著驛道往南行軍,倒也並不算太難。

    當然了,他們一行之中,不光是隻有八百多人的鬆山官軍,同行的還有那些個被抓了俘虜,並被楊振帶著前往京師獻俘的四百多活著的滿韃子,以及由十幾輛騾馬大車隨行運送的帶著金錢鼠尾的滿韃子首級。

    而那四百多個被刻意留了活口的滿韃子俘虜,除了有數的幾個高官顯貴被安排在了幾輛騾馬大車上以外,其他的全是步行。

    這些人,有的是之前在鬆山外圍的戰鬥中俘虜的,有的是新從旅順口帶回來的,雖然活著,但大部分都帶著傷病,在冰天雪地裏,想快也快不起來。

    就這樣,他們早上從鬆山城出發,到了傍晚方才抵達塔山,並利用了祖克勇的關係,夜宿在塔山城中。

    塔山總兵劉周智,原本對楊振這個新崛起的外人十分看不上,一直認為楊振不過是一個幸進之輩罷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