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四九九章 旅順(1/3)

    複州、金州既得,整個遼東半島南段已經大半在手了,照理楊振此行已經算是大獲成功了。

    但是楊振卻十分清楚,就整個遼東半島的態勢來,若是不能一鼓作氣拿下旅順口,那麽楊振眼下所取得的成果,就是建立在沙灘上的城堡一樣,很快就會伴隨著滿韃子征討遼西大軍的歸來而失去。

    正所謂,編筐編簍,重在收口,收不好旅順口這個口,他此行就將功敗垂成。

    又是漫長的一夜過去。

    到了第二的清晨,金州灣一帶霧氣彌漫,將整個金州城乃至整個遼東半島南段山巒海岸,全都籠罩在奶白色的霧氣裏。

    亮後,楊振即令張臣、沈誌祥、許寵點起城中的所有兵馬,連帶城中沈誌祥部下所有戰兵及老弱男丁一起,湊出了三千來人,由許寵率隊打頭領路,逶迤往南去了。

    他們身後的金州城裏,隻留了楊振一方的李守忠及其所領的一隊火槍手,陪著沈誌祥的侄子沈永明坐鎮守城。

    好在這個時候金州灣、金州城一帶並沒有別的什麽力量存在,楊振倒也並不擔心,他們身後的空城即金州城被人突襲拿下。

    從金州城到旅順口,大約一百二十餘裏,期間地勢起起伏伏,山嶺連綿不絕,道路並不好走。

    但是兩地之間,卻有一條古老的驛道相連,驛道兩側每隔上幾十裏,就有一處或者幾處廢棄的墩台望哨或者堡壘城寨。

    這些墩台望哨或者堡壘城寨,都是當年大明朝花費了無數的人力物力財力所打造的遼東半島沿海防禦體係的一部分。

    可惜的是,它們都在遼東地區曆時多年的戰爭之中被毀棄了。

    滿韃子占領遼東半島之後,也沒有物力財力對它們進行恢複,同時也沒有充裕的兵力進行駐守,所以就那樣荒廢在了那裏。

    平原上,山嶺上,山穀裏,一概荒無人煙,驛道兩側所經過的官屯民屯田莊,也全都是斷壁殘垣,荒涼滿目。

    楊振跟著許寵、沈誌祥的人馬一路往南去,一路構思著今後的遼東半島守衛問題。

    對他來,奪取隻是第一步,奪了占不住,又有什麽意義呢?

    可是,要想占住這個地方,尤其是在這個地方站穩腳跟、長期生存,甚至於將此地打造成一塊反攻遼東的戰略基地,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

    從短期來看,比如三五個月之內,他要經得起滿韃子的大舉反攻。

    從長期來看,比如三五年之內,他需要往這個地方進行大量移民。

    短期之內,利用軍中火器,利用金州以南三麵環海的地形,守住遼東半島南端,或者守住金州半島地區,是有可能的。

    在沈誌祥投降了自己以後,滿韃子在短期內是打造不出一支水師船隊的,而如果沒有水師船隊的幫助,單純依靠馬步軍從陸地進攻,想要拿下金州以南地帶,非常困難。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