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四八二章 長興(1/2)

    崇禎十二年十月十八日上午辰時,楊振拋開了鬆山城的各樣事務,帶著征東先遣營的大部人馬,帶著袁進、仇震海、俞亮泰、嚴省三的船隊,乘著凜冽的西風,揚帆起航,駛入遼東灣,往對岸長興島方向去了。

    而在他的後方,連夜寫好了奏報的監軍內臣楊朝進,也派出了身邊的人馬,帶著各樣通關文書,一大早就出城往南去了。

    楊振到京師獻俘的計劃,也頗符合楊朝進的心思,他到鬆山城擔任監軍內臣已經幾個月了,也需要搞出一些動靜,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證明皇帝沒有看錯人。

    與楊朝進派出的信使同行南下的,還有鬆山總兵府諮議方光琛,以及楊振征東先遣營裏的守備官金士俊。

    方光琛沒有跟隨楊振出征,而是離開鬆山,返回寧遠城,當然是有原因的。

    一個是,楊振委托方光琛,向寧遠城的遼東巡撫方一藻,詳細報告征東先遣營連番大捷的情況,希望通過方一藻,說動兵部尚書陳新甲,請他促成楊振到京師獻俘的事情。

    另一個是,前不久的時候,滿韃子攻打寧遠城,寧遠團練總兵官金國鳳率部出戰,不幸戰死,出了這樣的事情,方一藻作為當時城中最高官員,怕是避免不了要跟著吃瓜落,需要提前準備應對之策。

    在原本的曆史上,方一藻的遼東巡撫一職,就是因為這個事情而被崇禎皇帝罷免,從而黯然倒台的。

    這一世,情況稍有不同,比如說,同屬方一藻麾下的鬆山總兵楊振,在寧遠總兵金國鳳死了以後,連著打了好幾個勝仗。

    但是,楊振所取得的這些勝利能不能改變方一藻在曆史上被奪官罷職的命運,卻也不太好說,端在於如何奔走請托了。

    有鑒於此,方光琛不僅要返回寧遠城,而且還要視情趕往京師去,替自己的父親方一藻奔走請托朝中要人。

    至於金士俊,那就不用說了,在確定了滿韃子已經撤軍之後,就已向楊振請了長假,要去寧遠城收斂金國鳳、金士傑父子遺體遺物,準備帶著其父其弟的靈柩歸葬宣府。

    對於這樣的事情,楊振當然完全讚同。

    沒能改變金國鳳的命運,讓他在感到遺憾的同時,又多少有一些內疚,麵對金士俊的請求,他當然不可能拒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