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四五九章 使者(1/3)

    到了當日中午,西門突前的棱堡外圍夯土外牆被徹底擊毀,大麵積坍塌,露出了裏麵的磚石牆體。

    沒了外包夯土的保護,十幾斤重的炮子,直接打在磚石上麵,轟然作響,碎屑橫飛。

    好在甕城當麵,乃是棱堡的楔形牆體,滿韃子打出的大量炮子,隻有極少數能夠正中棱堡當麵。

    而其中多數炮子都是打了在棱堡的斜麵上,擊中的瞬間即被卸掉了力量,擦著斜麵彈飛開去。

    但是到了當日下午,南門外棱堡甕城的外圍夯土外牆也轟然倒塌,城外滿韃子見重炮轟擊有了成效,一時歡呼震天。

    至於東門外那兩個完全沒有夯土外牆包裹的單體棱堡,在滿韃子持續不停的炮擊下,受到的損壞更嚴重。

    到了當日下午申時前後,東門外左側的那座棱堡接連被重炮擊中了數次,棱堡頂上的炮台一時崩塌,幾門大將軍炮翻落城外。

    這個意外的發生,不僅不讓東門守軍損失了幾門大將軍炮,而且倒塌的棱堡炮台與翻落而下的大將軍炮,還將部署在東門外近牆壕溝裏的預備擲彈兵砸死砸傷了一批。

    這些消息,一個接著一個地傳到了總兵府裏,直叫坐鎮總兵府大堂的楊振、楊朝進、方光琛等人坐立不安,緊張萬分。

    然而麵對滿韃子的重炮轟擊,楊振他們並沒有太好的應對之法,隻能一邊傳令叫各甕城上的守軍下城躲避,一邊猶如熱鍋上的螞蟻一樣,焦急地等著太陽落山,等待著夜幕降臨。

    這個年代的常規戰事,很少在夜間發生,即令白天發生的戰事,基本上一到夜裏,便是雙方自動休戰的時候。

    像楊振這種,專門挑選黃昏時分或者黎明前夕發起進攻的人,在這個年代,實在是少之又少。

    而且這樣的打法,隻適合小股人馬采用。

    因為人馬一多,到了夜裏旗號難辨,大軍一動,莫說攻城殲敵了,自己先就亂套了。

    當然了,對於守城一方來說,夜暗之下可做的事情就多了。

    比如,可以趁機修補白天被破壞的城牆、炮台、城垛。

    再比如,可以利用夜暗派出精銳小股隊伍出城,去偷襲敵營,毀其攻城炮械輜重。

    崇禎十二年十月十一日下午,楊振忍受著鬆山城西門、南門、東門外隆隆的炮聲,忍受著總兵府外麵時不時傳來牆倒屋塌的聲響,他的內心深處前所未有地期盼著鬆山城的夜幕能夠早一點降臨。

    然而人生無常天有常,遼西初冬黃昏的到來,並不會因為楊振內心的期盼而提前一分一秒。

    當然,也不會因為黃台吉想要通過持續的炮擊,給鬆山城裏的守城官軍施加更大的壓力,而推遲一分一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