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四二九章 退卻(2/3)

    這一支數量頗為不少的鑲白旗漢軍,原本多是滿韃子舊漢軍烏真超哈營出身,屬於滿韃子裏麵善於使炮的隊伍,此時又攜運了大量重炮,自然在後撤了以後,設置了炮陣,然後用重炮轟擊兩側的山坡、山頭。

    石廷柱用大炮轟一陣,就派步兵衝一回,然而一次次的衝擊,皆以失敗告終,除了給他的鑲白旗漢軍造成大量傷亡以外,並無真正的進展。

    老奸巨猾的石廷柱倒想就此撤退,但是麵對多鐸和豪格這兩個脾氣暴躁的主子爺,他卻不敢就此撤退。

    於是隻得利用大批紅夷大炮的威力,壓製臥牛溝南出口兩側的山頭,給他隨侍在側的兒子石華善製造了一個機會,讓他帶了一隊人馬作信使,衝出了穀口,前往寧遠城下找多鐸和豪格報信去了。

    當然了,這也是張臣、楊珅、潘喜他們有意放水,故意讓石廷柱派出的求援人馬衝出去。

    若非有意放水,他們一個人一匹馬也通不過臥牛溝的南出口。

    石廷柱他們這一次帶來了三十門紅衣大炮,即三十門天佑助威大將軍,已經是原來烏真超哈營所有重型紅夷大炮的一半還多了。

    論數量,比楊珅帶來的衝天炮還多了十門。

    論射程,紅衣大炮比楊珅帶來的衝天炮打得要遠多了。

    甚至論起驚天動地的聲響來說,石廷柱帶來的紅衣大炮也遠勝楊珅帶來的衝天炮。

    但是,滿韃子鑲白旗漢軍帶來的紅衣大炮卻有一些他們克服不了的弊端。

    其一,炮身連同炮車過於沉重了,移動極其不便。

    其二,裝填極其麻煩,每打完一次,都需要清膛,冷卻,其耗時比衝天炮長多了。

    其三,他們的紅衣大炮在近距離內隻能直射,除了聲勢駭人之外,他們對於隱藏在臥牛溝兩側山坡上山石背後以及山頭背後的先遣營官軍幾乎沒有什麽有效殺傷。

    他們打出的大量彈丸,都越過了張臣等人隱身的山坡山頭,飛到了山嶺,不知道打到哪裏去了。

    其四,滿韃子紅衣大炮與楊珅攜帶的衝天炮相比,最大的不足卻是,他們打出的彈丸是實心彈。

    每顆彈丸重達十幾斤,打出去時候,的確有開山裂石的威力,然而它的威力也僅限於此而已。

    張臣、楊珅、潘喜他們隱蔽葛砬子山臥牛溝兩側的山坡上小山頭上,灌木叢生,亂石林立,紅衣大炮打出去的彈丸,幾乎每一顆落點即是其終點,基本上沒有什麽殺傷半徑。

    滿韃子的紅衣大炮,除非直接打在張臣等人統帶先遣營官軍的身上,或者直接打在楊珅山坳裏的衝天炮炮位上麵,才能發揮威力。

    否則的話,它們也隻能是如同大象打螞蟻一樣,或者大炮打蚊子一樣,動靜很大,但卻毫無效果。

    也正因為這樣,當東官溝的方向突然槍炮聲大作,張臣、楊珅他們突然使出全力猛攻溝底的時候,在臥牛溝裏困獸猶鬥的石廷柱,立刻認識到大事不妙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