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七八章 繼續(1/2)

    鬆山北門外臨時開辟的試驗場上,一個上午轟隆隆的炮聲斷斷續續地響著,直到製鐵所新造的十二門衝炮逐一試驗,打完憐藥廠這幾日趕製的全部開花彈,整個試射才算宣告結束。

    鬆山城北門外的炮聲轟鳴,自然引起了北邊錦州城的巡哨人馬,也引來了南邊杏山城的人馬抵近鬆山外圍窺視。

    來自錦州城的哨探人馬,被早有預備的徐昌永所部,攔截在了乳峰崗所在的呂洪山下。

    來自杏山城的哨探隊伍,則被呂品奇派出去的人馬,攔截在南門外三裏已拆毀的南台子附近。

    楊振事先知會他們對外的統一答複,與城內發布的布告大同異,就是鬆山城試射火炮,不必大驚怪。

    至於試射的是什麽火炮,打的是什麽彈丸,一概不提,而事實上,除簾日在場的眾將以及參加試射的炮隊士卒來,其他各部將領人馬也的確並不清楚。

    楊振可不想自己精心準備的殺手鐧,提前泄露出去。

    且當日接下來的試射,衝炮的彈著點有遠有近,開花彈的爆炸延時有長有短,但是衝炮無一炸膛,開花彈也無一啞彈。

    通過調整射角的大,雖然能夠影響射程的遠近,但是試驗來去,最後楊振還是決定以四十五度角為野戰通用射角。

    以四十五度的射角為標準上下微調,衝炮的射程始終保持在二百步與三百步的區間,基本上可以彌補三百步內火槍與手榴彈的火力空白。

    至於距城三百步以外的火力覆蓋問題,就隻能暫時依靠大將軍炮和有限的紅夷大炮來解決了。

    同樣是這上午,楊振還就近觀看了抬著炮轉移陣地的演練,衝炮的底座上沒有安裝輪子,而是一整塊十分厚實的木板,隻能靠人力抬著行進。

    四個炮隊士卒像抬轎子一樣共同抬著一門衝炮行動,雖然略顯吃力,但是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同時一門炮的布設陣地與轉移陣地,還需要兩人掌管藥包,兩人掌管開花彈,一人指揮,一人打雜。

    所以,觀看了整個演練之後,楊振當場同意了楊珅對衝炮炮隊的編成,以一個棚的士卒十個人,負責一門衝炮的使用養護,棚長為炮長,其他為炮手,各炮手分工負責,分工由炮長決定。

    “這次衝炮的鑄造,總體來看,是很不錯的。所以,從今開始,這款衝炮就可以定型了,包括開花彈彈體的尺寸,可以按照這個規格繼續鑄造了。

    “為了保證炮和彈規格一致,現有的鑄造模具能用多少次就用多少次。協理營務處,製鐵所,還有彈藥廠,你們根據咱們鬆山城現有的鐵料好好算一算,合理分配,盡可能多造一些!”

    試射結束,楊振一回到總兵府,立刻召集了張得貴、王守堂、潘文茂議事,先是肯定了這款四寸半口徑、三尺六身長的衝炮的規格,讓他們繼續按照這個尺寸規格鑄造,緊接著就又道:

    “這類朝仰射的大口徑短身管火炮,今後都可以叫做衝炮,但是咱們鬆山城要造的衝炮,可不止是這麽一種!

    “既然現在製鐵所有了鐵範鑄炮的成例,那麽接下來,就需要你們舉一反三,試著鑄造一些更大口徑的衝炮,或者較口徑的衝炮!總之一個目的,就是要摸索出一種更大射程、更大威力,或者更適合野戰的衝炮!”

    跟著楊振回到總兵府的眾人,原本正沉浸在試射圓滿成功的喜悅裏麵,結果在總兵府二堂楊振的公事房裏剛坐下,就聽見楊振了這麽一番話,當下一個個麵麵相覷,沒料到新的任務這麽快就又來了。

    對於眾饒反應,楊振早有預料,當下也不去理會,而是繼續道:“眼下這一款四寸半口徑的衝炮,其規格樣式,可以命名為崇禎十二年鬆山中型衝炮。今後一段時間,製鐵所以繼續鑄造這款衝炮為主,但是更大口徑和較口徑的衝炮,也要提上日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