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六七章 拍板(1/3)

    大堂上冷場了片刻以後,坐在人堆裏一直沒過話的仇震海,突然站起來道:“都督這個法,正是開源節流之舉,正是細水長流之策!

    “而且,貿易可選之地,還不止關裏,不止江南,比如與我們隔海相望之處,近的有朝鮮,遠的有倭奴!這兩處地方,比之江南,反倒離我們更近便!

    “朝鮮之地盛產稻米,倭奴之地金貴銀賤,想當年,卑職等在東江之時,即多聞皮島有與朝鮮、對馬聯係,以出擊俘獲之物貿易補貼軍需。

    “眼下,都督如能用出擊俘獲而來的那些華而不實之物,渡海前往貿易,換取朝鮮之稻米、倭奴之銀錢,從此以後,鬆山城當無缺糧斷餉之憂了!”

    仇震海突然站起來出的這番話,立刻像是在池塘裏扔了一塊石頭一樣,引起了一片嘩然。

    有的人是因為聽了仇震海的話頓時眼界大開,而不由自主地發出了驚歎之聲。

    而有的人,則是因為他這麽直言不諱地提起了島帥毛文龍當年被殺時公布的罪名之一而驚訝失聲。

    當然了,毛文龍當年被殺的罪名之一,並不是他與朝鮮國搞了什麽貿易,而是他與當時的建虜搞了貿易。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從那以後,對外貿易這個事情,在大明朝的邊鎮軍中有點像是一個禁忌的話題一樣了,雖然人人都知道這個事情能獲大利,但是誰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去幹。

    但是,現在的楊振可不在乎這個什麽忌諱,眼下畢竟已經到了崇禎十二年了,哪管得了這個條條那個框框的,而且自己現在的位置又靠著海岸,有了船隊以後,走海路來去自如,想去哪裏都成。

    楊振自己心裏當然也清楚,軍隊不應該經商,軍隊在平時應該一心一意練兵備戰,在戰時應該一心一意打仗致勝。

    軍隊搞貿易,做買賣,不僅容易分散練兵備戰的經曆,而且容易結成利益團體,崇禎皇帝不允許當時的東江鎮私自對外貿易,這個做法當然是對的。

    不過,如今的楊振卻沒有辦法完全站在崇禎皇帝的角度考慮自己的問題,因為朝廷財政極端困難,糧餉將竭,已經養不起那麽多軍隊了,單靠吃皇糧,楊振及其麾下鬆山官軍活不下去。

    麵對這樣的情況,他要壯大自己,壯大抗清的力量,就隻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自己養活自己的人馬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楊振可沒有那麽迂腐,死板,隻要能搞到銀子,隻要有來錢的渠道,隻要能達到壯大自己的目的,什麽方法都可以嚐試,什麽手段都可以采取。

    “很好,就是這個意思,俗話,無商不活,咱們鬆山城要是開辟出了這樣的貿易路子,那就真的活了,而且一定能活得很好!”

    楊振先是肯定了仇震海提出的那個更加出人意料的想法,爾後又請仇震海落座,最後斟酌著繼續道:

    “且看看吧,看看今後有沒有合適的機會,若有合適的機會,未嚐不可派人去朝鮮一趟,甚至是去對馬、長崎一趟!”

    仇震海見楊振讚成了自己的想法,心裏已是高興,又見楊振慎重,也知道這事急不得,真要冒蒙去,未見得就一定會有好結果,當下他點了點頭,不再言語。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