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六一章 升賞(1/3)

    楊朝進、方一藻兩個人上次前來鬆山城的時候,大概是一個月前,到此時滿打滿算也不過才一個月的時間,但是再來鬆山城,卻發現了許多明顯的不同。

    鬆山城南門外三五裏內好幾處駐兵的墩、台,已經被拆得一幹二淨了,拆下來的石料也全被搜刮一空,那些原本駐兵的墩台處,現如今隻剩下了一片白地。

    方一藻先前在寧遠城裏聽過有關的傳言,當時他還以為,這又是祖大壽及其麾下各城守將,為了搞垮楊振而散布到後方去的謠言。

    然而,到此一看,才知道楊振駐紮的鬆山城,真的這麽幹了,而且幹得這麽徹底,不僅完全棄守了鬆山城周邊的外圍防線,而且還把當年耗費了多少人力財力物力才構築起來的那些墩堡敵台全給拆了。

    這個情況,看得他心裏莫名地感到不快。

    他是坐鎮寧遠的遼東巡撫,按理,鬆錦防線上的一舉一動都應該向他報備,經他允許才可以行動。

    楊振不向錦州城裏的祖大壽報告也就罷了,可是不向他這個遼東巡撫報告,就擅自拆除鬆山城外圍防禦工事,卻叫他極不舒服。

    而這一點,也正是他這一回初見楊振的時候,借故發作他一番的根本原因。

    卻楊振領了旨意,陪著楊朝進和方一藻等人繞過正在修築的南門棱堡甕城,沿著可以設計的旁門左道,進了鬆山城。

    一路上,楊振趁機向楊朝進和方一藻解釋了增築甕城的決定,以及增修甕城石料的來源。

    增修甕城,當然是需要大量銀子的,而這些問題,正該是方一藻這個遼東巡撫和楊朝進這個監軍內臣解決的問題。

    楊朝進聽了楊振的解決辦法,當即連連稱讚,對楊振拆東牆補西牆,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做法十分稱賞。

    這樣的事情,如果層層上報,請求遼東巡撫衙門給予財力方麵的支持,或者請求朝廷給予財力方麵的支持,那麽到最後,一定是不了了之的下場。

    方一藻一路走,一路看,直到看了新修的甕城,聽了楊振的解釋,注意到了甕城石料的來源,方才恍然大悟,臉色也才好看了許多。

    畢竟,楊振若非自作主張,而是把問題報給了他這個巡撫,除了眼前這個方法之外,他也不可能有別的更好辦法。

    到最後,遼東巡撫方一藻也隻能是暗自歎著氣,無可奈何地接受了眼前的現實。

    等到一行人終於抵達了下榻的真武廟,原本還想著借機提出此事再敲打敲打楊振的方一藻,徹底偃旗息鼓,對此事提也不提了。

    鬆山城東北角上的真武廟,是楊振預備給楊朝進的監軍內臣駐地兼官署。

    楊振領著鬆山城的眾將簇擁著楊朝進和方一藻到了這個地方之後,楊朝進又當眾宣讀了兵部對跟隨楊振出擊敵後的那些鬆山將領的獎掖。

    第一批,當然是那些跟隨楊振一起渡海出擊敵後的將領,包括呂品奇、李祿、張臣、張國淦、潘喜。

    其中鬆山參將呂品奇,出擊敵後有功,由參將擢升為副將,仍領所部兵馬駐防鬆山,由總兵官楊振節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