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三四二章 前程(1/3)

    喀喇沁諸部劄薩克多羅郡王布爾嘎都,或許是以為楊振他們這些人會乘勝追擊。

    所以,當他親眼目睹了前方的慘敗,意識到此行必定無功而返之後,很快就帶著自己的貼身護衛人馬倉皇撤離了山道。

    然後,匆匆忙忙地往西過了老花河,一路奔回喀喇沁王爺府老巢去了。

    事實上,倒是這個布爾嘎都將心比心,以他的人之心度楊振的君子之腹了,自己想多了。

    楊振自己並沒有乘勝追擊的打算,能把喀喇沁部的大批騎兵隊伍成功擊退,他已經十分滿意了。

    這一次前來草原,他的目的已經達成,他現在最期盼的,就是能夠順順利利地把俘獲的大批商隊物資帶回鬆山城去。

    至於喀喇沁部,至於東北部的敖漢部、奈曼部、庫倫部,截止目前,他還沒有形成什麽成熟的想法,沒有預備著想要把他們怎麽樣。

    一者,現在他自己的力量實在弱,根本沒有餘力把手伸到這麽遠的地方。

    對於這些塞外蒙古部落,隻有兩個手段,一個是拉,一個是打,或者一個是恩,一個是威。

    拉就是拉攏,給好處,給恩惠,這一點自己目前做不到,養活鬆山城裏的那些人馬,就已經夠他頭疼的了,那裏有多餘的物力財力來結好這些塞外蒙古部落。

    別自己有心無力了,就是有心有力,在當前的情況下,自己能給的好處,恩惠,還能多過滿韃子那邊嗎?

    打就是立威,就是打殘他們,就是征服他們,然而可惜的是,自己並沒有這樣的力量。

    眼下楊振的征東先遣營雖有了一定的實力,但是這個實力用來守城或者避實擊虛,或許得過去,但要用來跟敵人硬碰硬,那就不好了。

    這一次麵對喀喇沁的勝利,看起來十分喜人,但是楊振十分清醒,自己隻不過是利用了四兩撥千斤的巧勁兒罷了。

    這一套,仍然是敵在明,我在暗,打埋伏,敲悶棍的戰術,雖然贏了,但不是贏在雙方真實實力的比拚上麵,而是贏在了對方的“情況不明決心大”的錯誤判斷上麵。

    以他現在的實力,想要讓一個甚至幾個塞外蒙古部落臣服於他,那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也不敢做此想。

    二者,他很清楚當前塞外蒙古部落的問題,根子主要是在滿韃子那邊,隻要將來自己重創了滿韃子的實力,這些塞外蒙古部落自然會出現鬆動和動搖。

    隻有到了那個時候,才是對他們恩威並施,或打或拉的恰當時機。

    而且像喀喇沁、敖漢部這些東蒙古部落的上層貴人們,比如喀喇沁部的所謂劄薩克多羅郡王布爾嘎都,敖漢部的什麽濟濃額附索諾木杜棱,這些人與滿韃子之間勾結在一起很久了,他們甚至就是野豬皮家族的女婿。

    若是這些與滿韃上層聯姻的部落貴人還活著,那麽東蒙古諸部落就永遠不可能為大明朝所用,或者將來有一為他楊振所用。

    這一次,楊振並不知道喀喇沁部的所謂劄薩克多羅郡王布爾嘎都就在喀喇沁的隊伍裏麵,若知道,他或許會冒險追一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