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二七五章 有毒(2/3)

    這個年代的一般鳥槍,要比魯密銃的銃管,短上許多,所以一般鳥槍的射程,照比魯密銃也就差了不少。

    若是一般鳥槍使用鉛子的有效射程夠用,殺傷力夠用,那麽用在魯密銃上,問題也就不大了,而且效果隻會更好。

    “試射過了!配上咱們彈藥廠精製的細顆粒二號火藥,使用營裏留下的普通改裝鳥槍的話,六十步以內,可以打穿一層韃子棉甲,五十步內,則就可以洞穿韃子棉甲兩重!

    “若是以現在火槍隊所用之燧發魯密銃來說,卑職料想,八十步以內,打穿一層韃子棉甲應該沒有什麽問題!六十步內,即使韃子身披兩重棉甲,料想也能打穿!隻是——”

    “隻是什麽?!”

    楊振的心裏本就糾結,此時聽見潘文茂說到這裏,突然變得吞吞吐吐起來了,當下心裏一緊,趕緊又去問他。

    火槍的口徑沒有變化,所以鉛子的大小就得與當初的鐵彈一樣,那麽同樣大小的鉛子就會比同樣大小的鐵彈沉重。

    若是火藥不行的話,把鐵彈換做了鉛子,射程立馬就會下降,威力自然大減。

    可若是火藥得力,比鐵沉重同時質地又比鐵軟的鉛彈,反而會在火藥爆發的瞬間發生一些變形,從而與銃管的內壁更加契合。

    一旦出現這樣的情況,它的射程可能不僅不會降低,甚至還會有所增加呢。

    與此同時,鉛子的相對沉重,也會讓它在同樣大小的射程之中保持飛行的穩定,準頭反而也會大增。

    這個道理不難懂,兩世為人的楊振略一想想,也就明白了。

    楊振現在唯一的擔心,就是鉛子的破甲能力了,而這一點正是鉛彈的最大軟肋了。

    後世鉛彈真正流行開來的時代,盔甲之類的東西,特別是鋼鐵盔甲之類的東西,早就已經伴隨著熱兵器時代的到來而被淘汰了,所以不需要去考慮鉛彈的破甲問題。

    可是眼前的這個時代不一樣啊!

    滿韃子之所以不怕大明朝的火器,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他們的甲胄堅固。

    尤其是滿韃子精銳的噶布什賢超哈以及巴牙喇營,很多人在衝鋒陷陣的時候,都是身披兩層棉甲。

    他們披掛的棉甲裏麵,嵌著一塊一塊的鐵片,大明朝這邊的普通鳥槍火銃,即使使用鐵彈都不一定能打得穿,何況改用了質地比鐵較軟的鉛彈呢?!

    本來楊振聽到潘文茂說可以擊穿韃子棉甲,心裏正高興,突然又聽他語氣一轉,當即忐忑起來。

    這時,楊振就聽見潘文茂回答道:“隻是,卑職反複試驗,使用黑錫鉛子,雖然能夠打穿韃子棉甲,但是不管是六十步的射程,還是五十步的距離,鉛子穿過棉甲鐵片之後,都會發生嚴重變形!

    “與鐵彈洞穿韃子棉甲之銳利相比,黑錫鉛子穿透棉甲的效果則明顯有所不足,看起來傷敵似有餘,若論一擊殺敵卻顯得有所不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