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二六四章 可惜(1/3)

    看書網..LA,最快更新大明新命記最新章節!

    楊朝進終究沒能從楊振這裏得到他想聽到的話,這讓他內心有點失望。

    雖然這一點,並不是他這一次關外之行的重點,甚至都不在既定的計劃之內,但是他仍然悵然若有所失。

    對於楊振所說的東虜可滅,遼東可複之類的話,楊朝進也隻當做楊振有銳意進取之心,肯擔當,肯作為,但卻並不當真。

    他與張若麒不同,張若麒是一個讀書讀多了有點愣的主戰派文官,而他,雖然是個去了勢的公公,卻有一副心憂天下的肝膽,算是一個有著自己想法的太監。

    遼事敗壞多年了,朝廷投入越來越大,可是東虜不僅未平,眼瞅卻也日益壯大,皇帝花了無數的冤枉錢,甚至不惜激起關內各地的反叛,但卻始終收效甚微,隻是白白養大了一批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宮內太監堆兒裏,但凡是有一些見識的,都在私底下重提當年王在晉的說法,對此,楊朝進極為讚同。

    可是他人微言輕,根本沒有在皇帝和朝臣麵前進言的資格,於是他就想著,能不能說服王德化,說動了王德化,也就距離說動崇禎皇帝不遠了。

    然而,楊朝進在王德化麵前的冒險進言,卻隻是換來了這麽一次來遼東的機會。

    王德化聽了他的隱晦進言,隻是覺得他楊朝進多少懂一些遼東軍事,至於拿了他說的那些話去向天子進言,那是門兒也沒有。

    王德化能混到今天這個地位,靠的可不是向皇帝進諫什麽逆耳忠言,他靠的是擅於揣摩上意,百般逢迎上意。

    讓他冒著風險向皇帝進諫,而且是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諫言,那是絕無可能的事情。

    楊朝進在王德化那裏無從下手,就隻好借著這個來遼東的機會,從楊振的身上入手了。

    因為,他知道,崇禎皇帝也好,王德化也好,原本對於遼東軍已經很失望了,對平滅東虜也有點灰心,甚至動搖了,可是楊振的出現,卻讓他們心生希望。

    如果他能從楊振這裏得到他想要的說法,他回頭告訴王德化東虜十年八年平不了,再通過王德化的嘴,把這些話,傳遞到崇禎皇帝的耳朵裏,也許他的想法就能迎來轉機。

    可惜的是,楊振並不配合他,反倒是因為接二連三的勝利,眼下心氣正盛。

    楊朝進倒也不是不希望楊振能夠在遼東有所作為,他當然希望看見楊振在遼東不斷取得勝利。

    然而,即便是他親眼見證了楊振渡海出擊帶回的重大戰果,他也隻是覺得,滿遼東將領之中,唯有楊振一個精神可嘉而已。

    不過,也僅此而已。

    楊朝進與張若麒的看法不同,他不認為楊振當下取得的這些勝利,能夠改變整個遼東的大局。

    他仍然覺得,滿韃子在遼東占據絕對優勢地位的局麵,不會因為楊振的敵後出擊,而發生什麽改變。

    與此同時,對於楊朝進心底的失望,楊振能夠理解,但是他卻不準備迎合他,這倒不是因為楊振覺得他的策略不正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