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八一章 待命(2/3)

    因著這道小山坡,距離熊嶽城的北門隻有一裏多地,所以名字就叫做一裏坡。

    曾經的一裏坡,與石橋子一樣,都是南來北往的小販行商們,在熊嶽城外歇腳過夜的地方,這裏雖然比不上石橋子水陸通吃,可是好歹也有過幾個野店茶鋪。

    隻是現在,一裏坡一帶,除了幾處斷壁殘垣之外,已經什麽都沒有了。

    楊振統帶的第一梯隊人馬,繞道熊嶽北門外之後,很快就把陣地的位置,選在了一裏坡的坡上。

    到了天亮的時候,熊嶽城的北門外通往蓋州方向的古老驛道一裏坡段,已經被楊振所部隊伍奮力挖掘的數道深壕,給攔腰截斷了。

    楊振指揮挖掘的塹壕工事,一共有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沿著一裏坡驛道的兩邊往外伸展,麵對著不到一裏地外的熊嶽城北門方向,依托殘留的斷壁殘垣,構成了一個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

    同時,在這個外八字型的喇叭口工事前方驛道上麵,還遍布著楊振派人挖出來的一片陷馬坑。

    這道外八字型壕溝工事的後麵,則是在一裏坡上當道挖掘出來的一片工字型壕溝——前後兩條壕溝,每條壕溝的前麵,都有挖掘出來的沙土堆積而成的胸牆,而在這兩條壕溝的中間,則由一條交通壕相連。

    其實,這樣的工事也並不複雜,根本沒有什麽技術含量。

    雖然一裏坡這裏的驛道路麵,比河岸附近的沙土地要堅實一些,可是一百來號人,甩開膀子幹了半宿,也都給挖出來了。

    到了天亮的時候,熊嶽城的東方朝陽乍現,大地上的霧氣也開始漸漸消散。

    楊振在一裏坡的陣地上巡視了一圈,對麾下將士們構築的工事甚是滿意,隨後就在塹壕邊上召集了身邊把總以上的武官,對他們說道:

    “天色眼瞅著馬上就要大亮了!天亮以後,我們就要去熊嶽城的北門外打草驚蛇,告訴他們我們來了!

    “打草驚蛇之前,城西、城南的隊伍也要以主力人馬到此集結備戰——一會兒,就由金士俊與胡騮速去傳令,召集李祿、安慶後、張臣和胡大寶各部速來此地!

    “打草驚蛇之後,城中韃子得知我們到此,可能會有兩個反應——其一,就是立刻出城來戰,妄圖憑借他們現有的力量,將我們這些人就地消滅!

    “若是城中韃子果真如此囂張,那麽我們就將計就計,把它直接引來這裏,依托這片工事,來一個防守反擊,爭取叫它們有來無回!”

    楊振說完這個話,目光從呂品奇、金士俊、鄧恩等武官臉上掃過,見他們都是點頭,明白了自己的意思,然後望著遠處的熊嶽城,接著說道:

    “其二,城中韃子得知我們來此,還有一個可能,就是立刻往南派出信使,傳令駐紮在石棚山下浮渡河北的的那支天助兵來援!妄想給我們來一個裏應外合、內外夾擊,同樣把我們消滅在熊嶽城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