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六四章 地(1/2)

    好在這一回,楊振自己從鬆山城內帶出來的人馬也並不多,加上呂品奇所部的選鋒一百人,滿打滿算也就是二百人上下。

    先遣營火槍隊左右翼的人手不多,這段日子裏,經過在鬆山城內的調整補充之後,也才又湊夠了四十人。

    補充進去的人選,全都來自先遣營的炮隊。

    這些人與火槍隊本就是同袍手足,又都是老兵勁卒,也不需要什麽磨合不磨合的,補充進去很快就能發揮作用,楊振也是放心得很。

    除了火槍隊左右翼的四十人,就是李祿和潘喜的擲彈兵隊了。

    這一回,擲彈兵隊又是全員出馬,包括李祿和潘喜在內,一共四十八個人,一個也沒落下。

    再加上鄧恩及其手下一個小隊十個人,金士俊及其手下胡騮一個小隊十個人,安慶後及其手下一隊二十人,楊振手底下一共出兵一百二十八人。

    楊振的這些人馬,與呂品奇所部選鋒合計起來,也不過才二百來人,照理一條或者兩條大船也就夠了。

    但是,出擊敵後這件事情,卻並沒有說起來那麽簡單。

    除了在茫茫大海上轉送這麽二百來號人員之外,還需要更多的大船運送糧草、輜重和馬匹,其中光是馬匹,就要占用至少兩條四百料的大海船。

    需要隨軍攜帶的彈藥糧草等軍需輜重物資,除了人人隨身攜帶的部分以外,還要提前儲存上一批備用。

    就這樣,崇禎十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夜裏,楊振率領鬆山軍隊裏精選出來的二百多人,帶著袁進水師營的五條大船、十二條小船,乘風破浪地離開了小淩河口,進入了夜色下的遼東灣。

    楊振帶著火槍隊和身邊親隨人員,與袁進同乘一條四百料大船;

    呂品奇及其所部人馬,分乘兩條四百料大船;

    張臣所部火槍手,以及張臣建議帶上的幾十匹戰馬,也占用了一條四百料大船;

    還有李祿及其擲彈兵隊,還有安慶後的鬆山鄉勇弓手,看護著彈藥糧草等輜重軍需,占用了最後一條四百料大船。

    且說楊振登船當夜,船隊剛剛進入遼東灣海麵,袁進安排好了船隊航行的一切,就來見楊振,當麵詢問此行的目的地。

    這個問題,袁進一直想問,但是在是鬆山城裏的時候,楊振沒有對他說,他也不便當眾開口問。

    他與楊振已經合作過了,知道楊振這個人口風很緊,特別是針對軍事行動,一向很注重保守秘密。

    楊振自己不說的情況下,自己問多了反倒不好,畢竟他也從袁樞那裏聽說了,遼東鎮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鬆山城裏的情況也不簡單。

    萬一走漏了風聲,他們此行還沒開始,就可能麵臨失敗,甚至還會有落入韃子陷阱的巨大風險。

    等到楊振登了船,船隊也離開了鬆山下,進入了遼東灣,再無失泄密的風險,袁進就忍不住了。

    “楊兄弟!咱們此番出海,你心裏有沒有更加細致的謀劃?咱們眼下進了遼東灣,是一直往前,往東走,橫渡這片海,還是沿著海岸走,走到哪裏是哪裏?

    “又或者是,兄弟你的心裏已經有了成熟的計劃,想好了可以靠岸登陸的地方,隻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再告訴大家?”

    袁進一見著楊振的麵兒,就連珠炮似地把自己肚子裏的疑問全都拋了出來,然後就瞪大了眼睛定著楊振,等待楊振的回答。

    到了這個時候,楊振自然也沒有了瞞著的必要,他之前之所以不說,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目的地暫時需要保密,另一個原因則是對於此行的第一個目的地,他還沒有真正想好。

    不過,此時他們已經到了海上,也需要盡快確定下來航行的方向,目的地再不明確,就要耽誤事情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