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五四章 勸耕(1/3)

    與夏成德簡簡單單的一句“遵命”相比,呂品奇的回答卻是要積極多了。

    不過,楊振看兩個人先後表了態,也不想再就此多說什麽了。

    這樣的事情,對他們兩個來說本來是好事,而且自己也是好意,若是他們接受了,那自是皆大歡喜。

    若是他們不接受,自己也犯不著因為這個跟他們生什麽氣。

    說完了前麵的幾件事情,外麵的天色已經暗淡下來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基本上就耗在了這一次的統一思想上。

    想想自己還有許多事情要安排,楊振擺了擺手,示意夏成德與呂品奇兩個人坐下,然後接著對眾人說道:

    “前麵說了那麽多,其實說的,都是守衛鬆山的策略!那麽除了這些策略之外,我們要想長期堅守鬆山,還有兩條必須做到!

    “一個是足兵,一個是足食!那麽,如何才能做到足兵足食呢?!我們就坐在鬆山城裏,等著朝廷上給兵給糧給餉嗎?!

    “當然不能!——不過足兵的問題,朝廷已經有了旨意!接下來,我們隻要把聖上欽命整編的征東先遣營組建起來,城內能有五千敢戰精銳,守衛鬆山的人手,也就差不多了!畢竟鬆山城城小地狹,人太多了,也不過是徒耗糧餉而已!

    “眼下,想要長期堅守鬆山城,難就難在足食的問題上!鬆山城小,糧道又遠,曆來補給都很困難!若是我們全靠寧遠,全靠朝廷,將來一旦被圍,糧道可就斷了——

    “真要到了那個時候,如果我們的糧道斷了,後果不用我說,你們也能想到——到了那時候,我們不是戰死,就是餓死!都是一個死字兒!

    “所以,我們就要做好兩手準備!一邊要麵向大海,多備一條餉道!一邊要自己動手,解決豐衣足食的問題!”

    楊振自己正說得慷慨激昂,卻聽見夏成德突然接了話說道:“總兵大人!你說的麵向大海,多備一條餉道,這個我懂!

    “俗話說狡兔三窟,聰明的兔子還知道給自己準備三個窩呢!何況我們處在兵凶戰危的鬆山城呢?!

    “我知道大人你的意思,是想在寧遠到鬆山的陸上糧道以外,再趟出一條海路補給的通道!這個我絕對雙手讚成!

    “小淩河口水手營那裏,你要是缺人手,我這裏願意出人出力,反正那幫兔崽子們現在閑著也是閑著!

    “不過楊總兵你說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又是什麽意思?!難道說——你要讓我們自己做衣服種糧食不成?!”

    夏成德的問題提出來以後,其他人也都看著楊振,想聽聽楊振到底是不是這個意思。

    這個年代的軍隊,很多將領和大頭兵們都是抱著當兵吃糧的念頭參軍入伍的,很少有單純報效國家的想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