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新命記

第一一一章 判斷(2/2)

    “你看看這個城門左右,全是清一色條石砌就!光是這個城門洞,從裏到外,怕不有一兩丈深!還有這兩道城門,全都是黑棗木包鐵,重逾千斤!”

    楊振走上前,一邊向徐昌永道著辛苦,一邊跟著他往城門洞裏走,也順便觀察著東門的情況。

    因為沒有甕城,所以城門洞裏由外而內,一共設了兩道門。

    第一道,是日常開合的大門,在門洞盡頭,緊鄰著城外,朝內開。

    第二道,則是懸門,用鐵索懸在城門洞的中間頂上,放下和拉起的機關就在城頭上。

    一旦城外的敵軍攻破了第一道門,城頭的守軍還可以緊急放下第二道門,繼續將敵軍隔絕在外。

    楊振領著眾人進了城門洞裏察看,不大一會兒,張得貴、楊珅、潘文茂、李祿等人,聽楊振來了,也都下來見麵。

    張得貴奉了楊振命令,主持東門防務,如今把炮隊、擲彈兵隊安置在城頭上,分別安頓好了,也與呂品奇安排巡哨東門的那一隊人馬交接完畢了。

    一堆人在城門洞裏見了麵,然後都跟著楊振往外走,到了東門外的石階上站定了,一邊往東看,一邊著話。

    城外不遠處,韃子用來圍城而挖掘的長壕和堆砌的土牆還在那裏,徐昌永率隊清理城門洞之後,已經派了手下的蒙古兵們前去摧毀圍堵鬆山東門的土石牆體去了。

    “徐大哥!告訴你手下的弟兄們,隻需要把對著東門的那段牆體毀了就好,土石推倒,剛好填充下麵的壕溝!其他的可以先留著!這些壕溝與土牆,今後也許還有用!有了這些東西,今後韃子再來,我們的火槍隊、炮隊、擲彈兵隊可以出城作戰!”

    楊振身邊眾部將聽了這話,卻是聽出了不一樣的意味,紛紛去看楊振。

    徐昌永這邊兒吩咐手下跑去傳令,然後就回頭對楊振道:“楊兄弟,你的意思是——韃子還可能再回來!?”

    看著徐昌永有點驚疑不定又有點將信將疑的神態,楊振鄭重其事地衝他點了點頭,然後道:

    “那是一定的!我判斷,長則一年,短則半年,韃子一定會再次兵臨城下!諸位如果信得過我楊振,那麽從現在開始,就要為此預作準備了!”

    聽著楊振如此信誓旦旦、如此斬釘截鐵的話語,徐昌永一時有點失神。

    其他幾個人,比如張得貴、李祿、潘文茂、楊珅等人,也是看著楊振,滿臉的驚詫。

    在他們看來,韃子先攻錦州不下,轉為圍攻鬆山,不管是想要強攻硬取這樣的堅城,還是調動寧遠的明軍前來救援,然而圍點打援,他們的目的都已經落空了。

    既然這一套做法韃子已經嚐試過了,而且已經證明沒有用,那麽他們為何還要繼續做這些注定徒勞無功的事情呢?!

    這個時候,人堆裏的李祿抑製不住自己的疑惑,站出來對著楊振問道:“大人!韃子為什麽還要再來呢?!他們已經打過了錦州,事實證明他們打不下來。

    “這一次他們圍困鬆山,連著打了兩個多月,也是打不下來!韃子就算再來,也多半還是這個結果,既然如此,他們為何還要再來?!

    “再了,我們就算在錦州城駐軍,在鬆山駐軍,可是大家都知道,幾年之內,我們也不可能有北上收複失地的力量,也不太可能主動去打他們啊!

    “難道——韃子真的非要全占了遼西才肯罷休?!難道,韃子真的非要把我們全都趕盡殺絕才肯罷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