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小女官

第88節(2/3)

    許是宦途幾次大起大落,張九齡年紀比賀知章他們小二十來歲,卻已經去世三年了。

    可見勞心者未必就輕鬆,越是到了高位便越是熬心費血。

    提及當初提攜過自己的張九齡,王昌齡也是慨然若失,別過三娘便啟程往南而去。

    第99章

    藍田一地, 素來是南商喜愛貨物周轉之地,開春以後車馬麇集、商船蟻聚,處處都是說不盡的熱鬧。

    比起不便遠行的寒冬, 天氣暖和起來了,事情也多了,三娘便把繞梁和鄭瑩安排出去負責建立縣城治安班底。

    不良人大抵都是些不受管教、曾有惡跡的小吏, 若不是蕭戡這個不良帥壓得住他們,尋常縣尉來了是很難如臂使指般差遣他們的。再加上文化水平的參差,很多事務還是需要些人手來辦的。

    三娘便跟崔縣令要了批免役名額。

    按照大唐律例,各家各戶都要按丁口比例出人服役, 其中最輕鬆的徭役就是來縣衙幹活。

    隻要家中有人在縣衙裏謀了個穩定差使, 就等同於可以免了一丁的役。

    且這還是個能接觸許多大人物的肥差。

    理論上來說,男子二十成丁, 而女子是不算在內的, 不必參與縣中的徭役安排。隻不過三娘本就是女子,要批女吏給自己打下手也很正常。

    人家一個女孩兒, 天天隻跟群臭男人打交道算什麽事。

    崔縣令大方地允許了, 隻是令三娘務必選身家清白、品行端正的,斷不能叫人拿住話柄。

    很多事不是不能特事特辦,可你既然做了特殊的那一個,就得考慮到旁人有可能盯著你攀咬。

    所以你得比旁人更小心幾分。

    崔縣令也是把三娘當自家晚輩看待,才忍不住多叮嚀了幾句。

    三娘謝道:“我會謹慎選人的。”

    名額到手,三娘便給鄭瑩分了一個。她家中沒有旁的兄弟, 不過族中總有幾家是幫襯過她們母女兩的,便幫一個上進知禮的族兄免了役, 好叫他能專心讀書應試。

    那些從前欺負她們孤兒寡母的堂兄弟都懊悔不已,想說她幫著旁支不幫自己, 又怕她在縣尉麵前告狀,隻得恨恨地把這事忍下了。

    算下來鄭瑩母親也算是“兵嫂”之列,她爹一直沒有消息,是生是死都不曉得。

    鄭瑩母親年紀也不算大,才三十多歲,鄭瑩遊說她去采薇學堂讀書,她本不願去,說是許久沒與人往來了,怕生。

    這也是許多人的想法,都三四十歲了,半輩子都過去了,還讀什麽書、識什麽字?

    別說三十歲以上了,便是二十歲以上也覺得晚了。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識字,還不是一樣好好地過日子?

    還是三娘給她說,就是因為許久沒和人往來了,才要出來走動走動。

    眼看鄭瑩都過了要被縣裏安排相看的年紀了,當娘的不出來多認識些人,如何知道各家兒郎的品行?

    鄭瑩母親一聽,覺得是這個理,當娘的都不幫女兒考慮,誰還能為女兒著想?

    須知媒人的嘴是最信不得的,家裏有幾畝地的就敢說家境殷實,長得還算過得去的就敢誇潘安再世,什麽都沒有的她們便說對方十分老實。

    她待在家中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如何能知曉這些話裏的虛實?可別讓媒人給她女兒胡亂說親。

    如今鄭瑩母親與別的兵嫂一塊上課,漸漸也被采薇學堂的氣氛感染了,目前正考慮學完常用字後要不要選修作畫。

    主要是采薇學堂這邊不教太高深的東西,隻教些最基礎的畫法。若是能學成,以後她們能自己畫圖樣,不管是做衣裳還是繡帕子都能自個兒琢磨新鮮樣式。~本~作~品~由~思~兔~在~線~閱~讀~網~友~整~理~上~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