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仵作

第三百六五章 大仵作(結局)(2/2)

    楊厲看著手中的那封辭函,他雖對宋慈這段時間的遭遇深表同情,但萬萬沒想到這個孩子竟然會辭官。

    回到提刑司,宋慈將錢財衣物打包送到了阿泉的房間裏,阿泉微微一愣不知宋慈這是什麽意思。

    “我要走了,這些財物雖然不多,但是足夠你置辦一些良田,巧兒是個好姑娘,你們好生過日子。”

    “大人您這話是什麽意思?”阿泉勃然大怒,雖說他不敵阿實那般沉著,但終究也是宋慈部下。

    宋慈知道這件事兒並不算完,因為他的名字也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了那份名單之上,他不知對方是誰也不知自己什麽時候會死。但是他明白,自己身邊的人定然會因為此事受到牽連。

    宋慈沒有回答阿泉的話,而是默默的收拾好行囊朝著城外走了過去。

    不想他剛出城便看到了阿泉跟巧兒的身影,二人大包小裹的跟在身後,宋慈也無心趕他們走,幾人輾轉幾個月來到了一處山野安了家。

    宋慈將自己關在房間裏每日對外界避而不見,這一恍就是七年的光景。

    這七年阿泉靠著宋慈當年給的銀兩置辦了一些田地,與巧兒成了親有了孩子,對於他們夫妻二人來說,山頭的那座茅草屋裏住著的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傳奇!

    大宋的傳奇!

    七年後的某一日,一位太監來到了茅草屋,他向阿泉打聽宋慈的下落,然而還未等阿泉應答,宋慈便出現在了他們麵前。

    當看到宋慈的那一刻阿泉幾乎快要哭出聲來,他幾乎不敢想眼前這個頭發蓬亂衣衫襤褸的中年男人,竟是昔日那位風光一時的提刑官。

    然而麵對阿泉的情緒宋慈絲毫不為所動,太監宣讀了詔書,說皇城出現顛覆社稷的大案,聖上懇求宋慈再次出山,火速進京查明真相。

    宋慈領旨謝恩,隨即他將手中的包袱交於阿泉,囑咐他好生保管後便跟著那名太監離開了。

    阿泉盯著宋慈消失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幾日後他將包裹打開,發現裏麵竟然都是手稿,最上麵的一頁寫著四個大字——洗冤集錄。

    幾日後宋慈來到了臨安,他站在城門口看著這座繁華的皇城,在這座城內到底藏著多少罪惡,到底存在多少亡靈?他說不清,他能做到的隻有還原真相,為那些死者沉冤昭雪。

    公元1249年,三月初七,宋慈病逝於查案途中,享年六十四歲。

    而他一生的傳奇經曆,也被阿泉夫婦廣為傳頌,成為了一代佳話。

    其著作《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學專著,此書自宋代以來為曆代官府奉為屍傷藍本,讓無數仵作受益匪淺。

    在《洗冤集錄》出版後的六百多年之中,可查證的再版就高達三十九種之多,宋慈也被世界公認為法醫學鼻祖,成為當之無愧的古今第一大仵作。

    至於阿泉手中的手稿到底去了什麽地方,或許隻有阿泉本人知道了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