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從破處開始覺醒

446章 放下,才是生活真諦(1/2)

    酌酒與君君自寬,人情翻覆似波瀾。

    白首相知猶按劍,朱門先達笑彈冠。

    草色全經細雨濕,花枝欲動春風寒。

    世事浮雲何足問,不如高臥且加餐。

    筆者,1971年生人,目前定居杭州,愛好文學,旅遊,圍棋,籃球等。

    首先鄭重聲明,本人寫的這篇小說,裏麵提到的人名,地址等等均不在太陽係當下地球,請讀者不要對號入座。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如果因此而產生的糾紛,本人申明:沒有任何針對或含沙射影之意。純屬虛構,隻博娛樂。

    再者,感謝光大讀者的支持和愛心,讓筆者也有一定的辛苦費,能支持鼓勵我能寫下去,激勵我能加強文學修養和寫作水平,期待自己能寫出更好的文章供大家娛樂,消遣。

    小說的內容正文到445章就是大結局,自己細細讀來,瑕疵不少,水平不高。總體尚可入眼。由於也是工作之餘用手機寫文章,所以經常有點錯的地方,自己也察覺出很多錯別字,語句不順之處,我也不一一更改了,希望大家能夠體諒和包容。

    每一個人的文章其實也是反映差不多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總體來說還是符合70後這一代人的回憶和展望的。

    文章的口味不可能滿足每一個讀者的需求。想當年朱自清先生就說:

    曾見過北京什刹海之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著無窮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它獨偏愛梅雨潭的綠。

    周敦頤也說: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我們看小說的目的是為了消遣時間,能夠在一篇休閑小說裏吸收到一點知識,一些啟發,那就是意外收獲和驚喜了。

    所以如果你不喜歡這篇文章,可以自由選擇放棄,我感謝你光臨過;

    如果你覺得尚可一讀,我感謝你逗留過;

    如果你為筆者點讚,加油發電,我感謝你付出過;

    如果你因此為我打點了鮮花掌聲,我感謝你強大的支持過……

    弘一法師在《人生沒什麽不可以放下》中說道:

    上船不思岸上人,

    下船不提船上事,

    舊人無需知近況,

    新人不必問過往,

    各有各的渡口,

    各有各的歸舟,

    一念執著,萬般皆苦,

    一一念放下,便是重生。

    我是在2010年開始從《凡人修仙傳》開始接觸網絡小說,到今天也算瀏覽過5000部以上的本子。自己是從2021年試著寫文章,第一部傻柱的奮鬥歲月沒有簽約,爛尾收場,很久後不死心,改了套路,有幸簽約,破處重生,而今完本,曆時7個月,甚感寫作不易,真的很敬佩網絡大咖們行雲流水的創作能力。

    作者自己自1993年大學畢業後,未過幾年,國營單位下崗,後賣過食品,做過財產保險,修過煉鋼加熱爐,去過除了西藏和台灣,澳門,香港的全國各省,在北京居留兩年,到過成都參加糖酒會兩次,南京,蘇州,上海比較去的多,還是很喜歡北京的,成都的休閑我也挺喜歡的。尤其喜歡南京,當然定居杭州,是因為戶口在這裏,杭州確實比較宜居,就是房價太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