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從破處開始覺醒

第 444章 虎虎生威,驚天意外(1/2)

    2022年的春節,相比2021年,要稍微的那麽熱鬧一些。全國各地很多的景區實行免費和半價的優惠措施,是政府和景區對於居民的一種福利,也是為了活躍因為病毒流行引起的行業蕭條,提振一下居民戰勝病毒的信心。

    經過提前與嶽父嶽母餓商議,賀宇祝提前購買了一輛沃爾沃XC60,提前給沈素虹購置了代步車,在一月30日年29這天,沈振新開著沃爾沃,賀宇祝開著二手銳誌,前往梓潼鄉下過年。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梓潼,詩聖杜甫故鄉,蜀文化發源地,背靠邛崍山,麵朝嘉陵江,人文薈萃。有七曲山的蜀道翡翠,五婦祠的思妻台,翠雲廊的古驛道,魏延祠,關帝廟,兩彈城,上清觀,唐明唐聞鈴處…

    滋粑,酥餅,片粉,米粉,油醋麵,魔芋,圓子湯,鑲碗,耙雞腳,小火鍋……各式美食應有盡有。

    尤其是羅美薇,還沒在鄉村過春節的經曆,一切是那麽的新鮮,早起空氣是那麽的富含大自然的清新,像是肺在純氧裏洗過一遍的感覺。

    “老沈,你說以後我們退休,也找一處鄉村,時不時的過來度度假,感受下大自然,如何,我感覺城裏真的人太多,太密集了,你看這多好啊?是吧!”

    “這還不容易,以後和親家說,沒事到這裏來住段時間,有啥問題,我看親家早就有先見之明,這麽大的房子造起,不就是等著兒女們回家住的嘛,你沒見房子上下兩層半,還不夠你過來住的。”

    “也是哈,這是個好主意。”

    “還有,賀家和鄰裏關係很好,沒看見昨兒到家,好幾戶人家都主動過來送這送那的嘛,宇祝說原來親家公是鄉裏中學老師,村裏很多子弟都是親家公的學生。他們兩口子為人和善,大家肯定都對他們也和善。再說咱家門客又是名牌大學生,多振奮村裏的兒郎讀書上學啊,這就是個標杆,榜樣。這個和古代縣裏出進士一樣的,要建進士第的。你說咱家素虹還是有福氣,宇祝不錯,我喜歡。”

    “是,我也覺得非常不錯,多才多藝,對咱細囡上心,貼心,有愛心。對咱也好。還把你多年夙願都給解決了,咱沈鵬飛長的多壯實呀。”

    嘿嘿嘿,沈振新在一旁傻笑“美薇,你不也想讓孩子喊你奶奶嘛。是吧?”

    “我無所謂,我姓羅,又不姓沈。”

    “哎,按老理,你還就姓沈,沈羅氏。”

    這邊小路上沈振新和羅美薇在享受著大自然的安寧,另一邊,沈素虹帶著兩個崽也在玩耍,現在15個月大的孩子,能夠走路了,雖然穿的有點笨重,不過都是羽絨衣,看著泡泡的,沒分量,所以走起路來絲毫不影響,兩孩自由奔放著,

    廚房裏賀宇祝和李詠梅一起在安排晚上的具有梓潼特色的年夜飯,賀敬年打下手,幹雜活,配合的非常默契。下午五點不到就做完了年夜飯。

    農村的除夕年夜飯普遍都比城裏要早,看誰家做好飯,就隻要看誰家放鞭炮,煙花就行。

    熱鬧,豐富,溫馨,甜蜜,圓滿。這是今年除夕最大的特色。賀宇祝和沈素虹和雙方父母一起過年,下麵還有一雙兒孫。不像去年,家也沒法回,同城還不能見個麵。

    比起很多還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社區服務人員等,這就是幸福了。

    春節開車去了附近的景點旅遊放鬆,節奏不快,卻特別愉悅。

    初三,薛家霖一家四口又加入到大家庭,一起度春節,更是增添喜慶。薛雲陽作為老大哥,帶著三個小屁孩,玩得不亦樂乎……

    初五,沈振新和羅美薇先回了成都,畢竟成都的兄弟姐妹這裏還是要去一下的。賀宇祝最後決定也一起回去,但是留下母親李詠梅在老家。他最後還是決定回去找個保姆,不然自己父親孤苦伶仃,真的不落忍。李詠梅起初不同意,不過剛好同村的一戶人家的阿姨,原本是在M陽做保姆的,聽說賀家要找人帶孩子,主動過來願意去成都。這不就解決了李詠梅的後顧之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