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最強皇孫,請老朱退位

第23章 朱元璋:此子,類咱!(1/2)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第23章 朱元璋:此子,類咱!

    “難道他們的稅,不應該收嗎?”

    朱炫很天真地提出疑問。

    按照一些固有的製度,考取功名的人,能免除大部分的徭役、賦稅等。

    比如大明剛開始的製度,就是當官的都不需要繳納賦稅,這樣會導致很多農民,為了少交賦稅,把自己的田地,或賣給或送給當官的,最後再在官員手裏租田。

    這樣做所付出的租金,也要比擁有田產上交的賦稅少很多,朱元璋後來也覺得這個製度有問題,前幾年才廢除的。

    至於那些豪門望族,用一句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地主。

    這個群體的人,比官員、商戶還有錢,地主還是一代代繼承下來,那麽多代積累下來,擁有的田產財富,多不勝數。

    但是這些人交的稅,也和普通人差不多。

    於是乎,後來就有了官紳一體納糧,把稅收落在這些人身上。

    “該收!”

    朱元璋點頭道。

    他又如何不知道,可以從這些人動手,但又沒有可行的辦法,問道:“乖孫有想法?”

    “孫兒想到了一個,不知道可不可行。”

    “不管可不可行,乖孫盡管說,就算說錯了也沒所謂!”

    “我們可以不收人頭稅,按照田產的多少,來決定稅收份額,田產越多,收的就越多,肥田收多一些,貧地收少一些。”

    朱炫終於把這句話說出來,又道:“既然天下人,都是大明子民,不管是官員,還是豪門望族,都應該納稅,這樣做大明就有錢了。”

    攤丁入畝之後,再加上土豆等作物的傳入,導致清朝的人口快速增長,康乾盛世,大概就是這樣來的。

    不過朱炫沒有把怎麽做,詳細完整地說出來,隻是提出一個大概,具體的做法,朱元璋肯定能發散地想下去。

    如果全部說全了,他一個小孩子,實在不知道怎麽解釋,自己為何會懂得那麽多。

    但是,這樣已經讓朱元璋很震驚,不由得眼前一亮。

    他的乖孫,用比較稚嫩、天真的語氣,說出了戶部尚書都說不出的話,最重要的是,年紀還那麽小!

    這個計劃需要實施,首先官紳一體是無法避開,其次那些地主,如果無法承受如此巨大的稅額,就得把自己兼並的土地,全部割讓出去。

    那麽割讓給誰?

    當然是那些隱戶。

    他們可能會主動幫隱戶登記造冊,把田地轉讓,來避免巨額的稅額。

    不僅土地兼並的問題解決了,就連國家財政,也得到解決,大明不再貧窮,還多了一個大額的財政收入來源。

    小乖孫這番話,聽起來是簡單,但能帶來巨大的利益。

    朱元璋激動得差點要站起來,但是很快他又冷靜下來,搖頭道:“如果按照乖孫的方法去實施,那些商賈、豪門,必定會反抗,一定能帶來動亂,很難!”

    商賈還好,號召力不強,但是地主根深蒂固,底蘊不可小覷。

    要進行這些改革,改革者必須要有強硬的手腕,以及對軍隊有絕對的控製權,便於隨時鎮壓動亂。

    朱元璋正好都有,明初四大案中,現在藍玉案大概是沒有了,但是前麵三個大案,他殺人如麻,殺得天下人瑟瑟發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