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霸北美:從一戰勞工開始

第406章:不共戴天(1/2)

    德軍新兵營的失敗不僅僅代表著局部的小範圍戰鬥,也代表著整個蘇德戰爭此刻的縮影。

    由於天氣轉冷的原因,德軍很多坦克、汽車都無法開動,士兵被凍傷的情況大麵積出現,加之俄國本地越來越多的遊擊隊進行騷擾,使德軍主力寸步難行,最賴以生存的閃電戰和裝甲戰也發揮不出應有的優勢。

    不過在進入冬季之前,德軍還是讓俄軍付出了相當慘痛的代價,他們的第一裝甲師強渡傑斯納河,拿下馬克斯欣城,古德裏安為了加強指揮,還親自來到了前線指揮。

    坐鎮指揮的古德裏安在觀察了地形之後,發現對岸的蘇軍正在調集部隊,他知道己方的意圖已經暴露,當即下令,不等對方加強力量,也不等空軍作出支援,立即發動進攻。

    在進攻最初時,古德裏安派出摩托車營,排成縱隊穿越層層彈幕,疾馳前進,並一舉突入城內。

    就在這時,此前便約定好的轟炸機突然在城市上空出現,不分青紅皂白扔下一串炸彈,將市區變化成一片火海,摩托車營損失慘重。

    但黨衛軍十數名摩托車士兵不顧傷勢穿越熊熊烈火,直至城南的傑斯納河鐵路大橋,在橋北他們及時排排除炸橋用的炸彈,一口氣衝至對岸,奪取了橋頭堡。

    蘇軍見狀大驚,調集大炮猛轟這支摩托車敢死隊,但令人驚訝的是,這群由,納粹元首親自接見過的最死忠精銳部隊一直堅持到了夜幕降臨,並且迎來了援軍的幫助,徹底鞏固了橋頭陣地。

    古德裏安的部隊浩浩蕩蕩開過大橋,向南挺進,第三裝甲師與第一裝甲師勝利會師,徹底切斷了蘇方的後撤道路,完成了內層包抄。

    而在包圍圈的另一層,負責封鎖的克萊斯特第一裝甲集群中,有一支和帝國師一樣地位特殊且戰功卓著的部隊,這就是號稱“阿道夫希特勒親衛隊”的第一黨衛軍裝甲師。

    第一黨衛軍裝甲師的前身正是希特勒的護衛隊,這支部隊與納粹衝鋒隊一同成立,早在啤酒館政變的時候就已經存在,算是老元老了。

    他們的師長是被稱為“老爹”的約瑟夫迪特裏希,在巴巴羅薩作戰開始後,該師隸屬於倫德施泰德的南方集團軍群,屢立戰功。

    他們跟隨第十一軍和第十七軍在烏曼合圍了蘇軍第六、第十二集團軍,以及第十八集團軍一部,共計二十三個步兵師、山地師,和坦克師,俘虜十萬餘人,繳獲裝甲車輛三百餘輛,火炮八百多門,反坦克炮和高射炮兩百四十門,車輛五千餘,鐵路列車十二列,以及無數的作戰物資,蘇軍的傷亡更是高達二十萬人。

    在烏曼會戰結束後,德軍從正麵向第聶伯河推進,一路勢如破竹,並且在基輔展開了駭人聽聞的一場大屠殺。

    第一裝甲師所俘虜的幾萬蘇軍士兵被他們帶至空地,一隊隊將衣服脫下趕至山坳中,並且用樹木和裝甲車封鎖出口。

    那些早已在山腰上架好的機槍對準了手無寸鐵的俘虜扣動扳機,在密集的子彈收割下,蘇方士兵就像麥子一樣一茬一茬的倒下,人命在這裏猶如草芥,即便是德軍士兵裏也有因為殺人太多不忍直視,隻能閉著眼睛扣下班機,直到打完整條彈帶上的子彈為止都在渾身發抖。

    居住在基輔的猶太人也迎來了黑暗時刻,他們得到通知,納粹要求他們帶著最好的衣服首飾抵達報到地點,這些人不分階級、年齡、性別,通通被帶到了城外的預設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