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霸北美:從一戰勞工開始

第391章:這還不夠,遠遠不夠(1/2)

    六月二日,到達六十三師團的日軍第十二軍折田護次參謀,對進攻洛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認為應該以全力先攻占城北西馬坡一帶的高地,攻城時六十三師團從東麵及東北角進行進攻,剩餘的炮兵和戰車第三師團由西麵及西北角發動進攻,以此來達到牽製守軍,讓他們之間無法有效作出協同聯係的目的。

    很快,折田護次的建議被采納,日軍調集來了自己壓箱底兒的戰車和摩托車參與到這場協同作戰中,在接下來的三天裏,敵人從城東、城南、城西同時發動進攻,而城外的十八、二十三、四十六、五十一四個師團英勇抵抗,給予了敵人迎頭痛擊。

    就在敵軍以撲殺之勢發動總攻之時,卻猛地從身後響起炮火。

    是的,又是身後,在連打了幾天正麵軍團作戰之後,日軍似乎忘了洛陽周邊這支軍隊最擅長的可就是遊擊戰,各種迂回繞後,設伏狙擊,那才是他們的拿手好戲。

    這次,趁著敵人全線大舉進攻,王連浩果斷分出一小股部隊,利用百姓們事先挖掘的地道,又將其連通,竟然挖出了一條直通向洛陽南門外的地底高速通道。

    而這一次的功勞,則要算在本地一支饒有曆史的摸金校尉家族身上,要不是他們主動找到王連浩提出這個可能,也不會出現這次經典的地底迂回作戰。

    看著一個個從地底鑽出的士兵,日軍後鎮的輜重部隊與炮兵根本來不及作出反應,便被這支繞後的奇襲部隊打的七零八落,丟下大炮隻顧逃命。

    然而這支繞後的部隊絲毫不客氣,上前操縱敵人的大炮,開始向著敵人後陣進行轟擊,這可要了日軍的親命,位於軍中的各大指揮官們被這炮聲轟得暈頭轉向,搞不清楚到底是他們在圍攻敵人還是敵人在圍攻他們?

    “到底哪裏傳來的炮聲?那分明是我軍的後陣,難道敵人的援軍到了?”1

    看到奇襲得手,王連浩果斷下令,抓住日軍前後混亂組織不暢的好機會,吹響衝鋒號。

    五個師團以及城內近五萬名的士兵如潮水般發動了衝鋒,這一下,洛陽西側、東側、南側的日軍主力瞬間便被切割成了無數小塊兒,繼而被逐個殲滅。

    “八格牙路!怎麽會這樣?我們不應該輸的,不應該輸的!我們的兵力是對方的一倍,而且這是我們最精銳的帝國戰士,怎麽可能打成這個樣子?”

    看到自己的部隊已經徹底陷入混亂,被敵人打到節節後退,內山英太郎仰天長嘯,不知道自己究竟哪裏做錯了,為什麽這支商會訓練出的敵人如此難打?

    根據他們的情報,對方之前一直是在華東和華中打遊擊的,人數怎麽會激增的如此之快?已經成長到能夠跟他們的集團軍正麵抗衡的地步了嗎?

    如果這樣任由其發展下去,那麽帝國大東亞共榮的計劃還怎麽實施的下去?加之新大陸聯邦政府開始全麵向太平洋發動攻勢,帝國軍隊將陷入雙線作戰的尷尬境地。

    同時麵對兩個強敵,怎麽可能勝利?不行,他們不能再這樣下去,必須撤退,保護住自己的有生力量,重新審視這場戰爭,定位敵人的真正實力,不能在自大驕傲,這場仗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向著對方傾斜了!

    內山英太郎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下令全軍撤退,向著東南麵全軍撤退。

    當然,王連浩不會放過這麽好的追擊機會,他的五個戰鬥師團在衝鋒號的指揮下,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衝鋒追擊。

    而周鎮的飛行小隊投完一輪炸彈,就近降落,懸掛新的炸彈再次起飛,投完一輪再來一輪,利用自己極為高超的飛行技術,在敵軍完全撤出攻擊範圍這段時間,僅是炸彈他們就投擲了三輪,加上機槍掃射,對內山英太郎這支日軍造成了不小的麻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