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霸北美:從一戰勞工開始

第359章:意外頻發(1/2)

    就在胡人天那裏調兵遣將忙忙碌碌的同時,接到隆美爾命令的喬漢,也帶著他負責埋伏的部隊抵達了預設地點。

    這一次隆美爾不但撥給了他很多反坦克火炮,甚至還有幾門同樣達到了88毫米的高炮,這些高炮既打飛機又打坦克,在對付英軍時就已經發揮了極大的優勢,現在遇上那群私人武裝的強大火力也絲毫不懼了。

    英軍方麵,已經回到了指揮位置的奧康諾按照之前與胡人天商量好的對策,同時行動了起來。

    當他和胡人天討論完之後,也對這個計劃信心滿滿,同時他也意識到了之前戰鬥使自己走入的誤區。

    此前對上隆美爾,為什麽他們在坦克數量占優的情況下卻節節敗退?其原因第一,是對方的反坦克火炮在質量上占有絕對優勢。

    第二,德軍的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的確比他們要強,這種戰術從早些年古德裏安時期就已經發展運用起來,而隆美爾顯然對這一戰術領會的相當深刻,並且還加以了改進。

    胡人天一針見血的提出英軍打的太過保守,明明坦克數量占優,卻把自己這邊的反坦克炮當成了防禦性武器,都放在城市與據點的邊緣,這導致他們沒有能夠充分利用的野戰炮兵。

    本來野戰炮兵是可以用來對付德軍的反坦克炮的,可現在英軍無疑自廢武功,將優勢化作了劣勢。

    不過現在同樣的錯誤他們不會再犯第二次,特別是胡人天提出的計劃裏,這些反坦克炮將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就在大戰來臨前的這段時間,交戰雙方都在積極調配手裏能夠使用的多有資源,詳細製定戰略戰術,且同時積極派遣偵察兵監控著敵人的動向。

    不得不說,在即將展開的這次坦克大戰中,雙方的攻防演變速度之快,戰前投入準備之詳盡,臨場指揮之果斷,可以說都是前無來者。

    這場戰鬥充分發揮了交戰雙方指揮官的高超水平,奇謀頻出,也為了後來類似的戰役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研究素材以及參照物。

    而胡人天與隆美爾的這場戰鬥,一準備就準備了一個月時間。

    這一個月也是夏秋兩季交替的一個月,由於希特勒那邊已經開始研究巴巴羅薩計劃,因此這場戰鬥能否勝利,將直接決定了德軍今後還要不要往北非繼續運送補給和士兵。

    畢竟他們的重點在東線,而且英軍已經占領了馬耳他島,讓德軍在歐洲和非洲之間的交通運輸遇到了實質性的阻礙。

    雖然德軍的海軍上將極力勸說希特勒拿下馬耳他島,但很遺憾,並沒有被元首采納,因為元首不願意在這個方麵投入更大的兵力和裝備了,他一門心思都撲在了蘇聯身上。

    同時,英軍通過占領的馬爾塔島可以將補給源源不斷的輸送至北非戰場,但是在運送的過程裏他們也遭遇了德軍潛艇的群狼戰術,損失了一部分物資和船隻。

    但同樣的,英國的戰艦和飛機也襲擊了很多德國方麵及意大利方麵的船隻,而且後者的損失遠比前者要大得多。

    隆美爾在初到非洲時對於補給的問題其實並不很感興趣,但直到現在他才明白這個問題絕對是舉足輕重的大問題。

    不過元首的決定他沒法幹預,帝國海軍的劣勢他也沒法扭轉,隻能依靠手裏現有的力量以及盟友意大利那邊提供的幫助,先把眼前這場仗打勝再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