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

第744章 出祁山道(1/2)

    第744章  出祁山道

    其實也不能怪李白計較官職,他現在壓力很大,好友高尚出任淮南節度使,王昌齡出任隴右河西監察使,王維出任都轉運副使兼庫部署令,隻有另一個好友杜甫也不如意,據說在成都混得很慘。

    而李白自己至今無官無職,投奔永王李璘,結果根本沒有得到重用,好在李鄴收錄了他,並許他五品官職,他才欣然來投奔,現在又有變故了,讓他怎麽能不擔心?

    李鄴微微笑道:“當然不是太學學正,而是相當於國子監祭酒,是隴右河西的最高教育主官,我定名為河隴學監,主官為博士,由先生擔任,比朝廷的國子監祭酒低一級,為正五品上階。”

    “啊!”

    李白大吃一驚,原來是讓自己出任學監主官,這個職務可比辦報高太多了,朝廷國子監主官是國子監祭酒,副職便是國子監博士。

    李白心中無比激動,連忙躬身道:“卑職感謝殿下厚愛,願為殿下效勞!”

    李鄴笑著點點頭,“以後就稱呼你為李博士了,具體怎麽做,你去和李泌商量吧!”

    李白當然知道,殿下隻定方針,不管事務,具體事務是由政務主官負責,也就是長史李泌。

    “那卑職告辭!”

    李白走出官府,冷風一吹,他忽然醒悟過來,李鄴不讓自己辦報,而改讓自己主管河隴學政,恐怕和自己女兒有關。

    自己是岐王的準嶽父啊!當然要得到重用了。

    李白哈哈一笑,無限歡喜地找李泌去了。

    在漢中休整十天後,李鄴率領八萬大軍和五萬頭滿載糧草物資的駱駝分兩批向興州方向而去。

    連雲棧道原本是連接陳倉道和褒斜道之間的一條棧道,陳倉道通往大散關,褒斜道是通往郿縣。

    連雲棧道又繼續向西延伸,就叫西連雲棧道,它連接了陳倉道和另一條北上通道,祁山道。

    而這條通往隴右的祁山道自古就有,在三國時代最為著名,諸葛亮第一次北伐走的就是祁山道,後來薑維北伐也是走祁山道,從金牛道北上到漢中武都郡,再沿著西漢水北上,進入隴西。

    諸葛亮的戰略顯然是想以隴西為後勤重地,然後穿過隴山殺入關中,而關中兵力空虛,大將張郃便想出奇兵攻打隴西後勤之地。

    街亭位於隴西秦州,就是穿越隴山一個戰略要地,是張郃從隴州殺向隴西的必經之地。

    馬謖如果能守住街亭,也就牽製住了張郃的主力軍,諸葛亮就有時間和空間率領主力沿渭水殺入關中。

    但馬謖失守街亭,張郃的大軍隨即穿越隴山切斷了諸葛亮的後勤補給,沒有了後勤補給,這一戰就沒法打了,諸葛亮隻得狼狽撤退回了漢中。

    但祁山道的南段已經損毀多年,大軍隻能先走陳倉道,再沿著西連雲棧道進入祁山道北段,直接前往隴右成州。

    西連雲棧道是修建在懸崖峭壁上,先鑿一個個孔洞,再把一根根木頭打進孔洞內,在木頭上鋪上木板,就形成了棧道,西連雲棧道寬不到一丈,不能走大車,隻能牽馬和牽駱駝而行,長約一百五十裏,非常險要,腳下稍微一滑,就會掉下另一側的懸崖峭壁,有恐高症的人根本就不敢走。

    李鄴暫時不想修複祁山道南段,這樣,吐蕃軍如果要進犯漢中,隻能走西連雲棧道,情況危急時,一把火燒了棧道,吐蕃軍就過不來了。

    如果棧道毀了,河隴軍可以先撤退到關中,走大散關從陳倉道南下回漢中。

    十五天後,八萬大軍抵達了秦州上邽,受到了秦州刺史崔光遠的熱烈歡迎。

    “崔使君守長安有功,應該被提升才對,怎麽反而被貶黜到秦州?”李鄴不解問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