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國

第735章 談判開始(1/2)

    第735章  談判開始

    獨孤明沉吟一下道:“西部局勢你嶽父是最清楚的,他建議你先取河西,站穩腳跟後再攻隴右,或者朔方,你要有計劃,要有策略,關鍵是要走出第一步,伱有考慮過嗎?”

    李鄴點點頭,“我打算先借用漢中一年,以漢中為後勤根基,沿著西連雲棧道去隴西。”

    獨孤明也點點頭,“借用漢中倒是可以,我們在漢中呆過,山清水秀,氣候溫和,確實是養精蓄銳之地,當然比不了荊襄,但要比西北苦寒之地要好得多,目前秦州還在朝廷手中,那邊集結了大量難民,崔光遠目前就是秦州刺史,你可以在那邊得到兵源補充,立足於秦州,打通渭州和金州,距離涼州就隻有一步之遙,所以接下來的談判很重要了。”

    李鄴微微笑道:“我們很多人都想先奪取隴右,主要從漢中出去,就是隴右了,去河西太遠了一點。”

    獨孤明冷笑一聲道:“那是你們不了解情況,吐蕃軍的上軍、中軍和下軍你們知道嗎?隴右是吐蕃防範的重中之重,最精銳的十餘萬吐蕃本土軍就部署在隴右,中軍以吐穀渾人為主,部署在河西放牧,下軍則以少量吐蕃將領和大量河洮漢人整編而成,部署在朔方種小麥。

    當然,你可以攻打朔方,但朔方軍是唐軍的主力,你攻下朔方也是給朝廷做嫁衣,因為你不是朔方節度使,我們做事講究名正言順,你是隴右、河西節度使,那麽你在和朝廷的談判中,可以提一切有關河西和隴右要求,朝廷都可能答應。但如果你提朔方的要求,朝廷上下都會認為你貪得無厭,所以我們勸你取河西,河西確實要比隴右容易得多。”

    下午,李鄴又再次召集高層將領和文官商議大計。

    去西北抗擊吐蕃已經成為共識,但有幾個細節問題必須梳理清楚,偏偏這幾個問題又是最關鍵的。

    第一個便是軍隊家眷問題,數萬家眷生活在襄州和鄧州,已經安定下來,再讓他們遷去西北,他們是否願意?

    李鄴沉吟良久道:“我考慮了很久,還是讓家眷們自己選擇,願意跟我們走,土地我們會給予三倍的補償,終身免其賦稅,士兵想退伍留下來,我們不勉強,如果士兵願意跟我們走,家眷留下,也完全可以,如果將來家眷再來投奔,我們還是同樣給予三倍的土地補償。

    其次,我想用漢中作為我們的緩衝之地,家眷都暫時留在漢中,一旦我們在河西站穩腳跟,我們再把家眷接過去,這一點是重中之重,必須和朝廷爭取,最少一年,最多三年。”

    這時,裴琇舉手道:“殿下,還有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那就是荊襄籍士兵,有多少荊襄籍士兵願意跟我們去隴右河西?”

    目前江漢有十五萬大軍,其中超過一半是荊襄籍士兵,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後果。

    如果把軍隊強行帶過去,會不會造成大量逃兵事件,嚴重動搖軍心?這一點大家都沒有底。

    李鄴搖搖頭道:“軍隊本來就是以服從為天職,隻願在自己家鄉從軍,那就不是合格軍人,在這個方麵,我覺得不用瞻前顧後,當然,我們也要進行宣傳,要告訴士兵們,我們去隴右河西,是去抗擊吐蕃,收複漢家江山,事實也是這樣。”

    “如果實在不願意去,爆發了大規模抗議逃亡呢?”裴琇又追問道。

    李泌微微笑道:“這就是極端情況了,一般在此之前就會有很多征兆,不滿、流言、怠訓、逃亡等等,如果突然出現大規模抗議,而事先一點征兆都沒有,這裏麵一定有預謀、策劃、串聯,出現這種情況,相信殿下一定不會手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