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到家鄉種地的日子

第十章 決心(1/4)

    事情算是解決了,但是也隻能算得上是暫時解決,這件事情沒有牽涉太大的利益,頂多隻能算得上是意氣之爭。

    所以趙犇能耍威風,壓得住他們。

    但是一旦牽涉雙方的利益,那就是趙犇出麵,也不會給麵子了,早晚還得鬧起來了。

    可趙犇也沒轍啊。

    說到底,這是窮鬧出來了,越窮越鬧,錙銖必較,大家都窮怕了,但凡有十塊錢的利益,都不會放棄一毛錢。

    ………………

    事情和平解決,黃岩還是比較順心的,他這個村支書,當了又當,前後下來三個第一書記都沒有能留下來,最後還是他看上。

    這是沒辦法了。

    他年紀也大了。

    精力不足就不胡說了,關鍵他就這點勁,除了種地養蜂,啥也不會,想要給村裏麵找條出路,還真是難啊。

    會後,黃岩拉著趙犇:“三牛,今天這事情謝謝你啊,去我家喝一杯!”

    “岩伯,你可別這麽客氣!”

    趙犇連忙說道:“沒你就沒我,但凡村寨裏麵有啥事情,你盡管招呼!”

    讀高中的時候,不是黃岩借錢,他也堵不上,初中還在九年義務教育範圍之內,加上他成績好,學校也對他不錯,憑借著爺爺奶奶偏點心,倒是沒有吃過太多苦,但是高中到了縣裏麵,那就開銷大了。

    家裏麵年年借錢,他哪怕在學校吃最便宜的,用最便宜的,可還是在生活費上老大難,黃岩不止借他一次錢啊,每一次家裏麵最困難的時候,都是他出手幫忙的。

    “是個好孩子!”

    黃岩笑眯眯的拉著他,往山上去了。

    平安寨是一個大行政村,範圍包括東山,西山,山上,山下四個自然村,山上基本上都是羌族的人,所以山上建築體以吊腳樓和石屋為主。

    他們的石頭屋子和東山西山的又不一樣的。

    東山西山的都是漢人居多,建房子的時候雖然因地取材的問題,偏向了羌族房屋建造的風格,但是有很大改變,比如趙犇家的房子,雖然也是石頭壘建的,但是風格卻有些四合院的感覺。

    而山上的石頭屋,那是真正的石頭屋,依山而居,後麵是靠山體,然後左右壘牆,有時候還會往山體裏麵挖洞穴來當房間的。

    這種才是真正的羌寨風格。

    也是之前韓同州教授想要來觀摩的建築風格。

    黃岩家的是木頭吊腳樓,也是依山而居,倒是布局比較簡單,卻也比較有韻味。

    進屋就是火塘。

    羌族人的屋子裏麵,必須要有一個火塘的,而且羌族人燒火塘的特色也不一樣,進屋就先把火塘點燃起來了。

    “老班嬸,好久不見了!”

    趙犇進屋先打招呼了。

    這是黃岩的媳婦,比黃岩年輕一點,純種羌族女人,穿著羌族的服飾,眼睛有些老眼昏花了,正在用簸箕篩著小米。

    “是三牛啊?”

    羌族大嬸抬頭,看著年輕的身影,揉揉眼睛:“你啥時候回來的,前幾天我和你奶奶說話的時候,還說你不回來了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