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我是碎礦全民工張鐵軍

第966章 婚紗影樓的由來(1/3)

    婚紗照這個東西是在九十年代初從灣灣來到國內的。

    當然,這裏麵也少不了香港的印跡,在對大陸的影響上,港台向來也是不分家的。

    九二年開始,婚紗影樓這個詞兒就開始慢慢的浸入了老百姓的生活當中,潤物細無聲的成為了年輕人的必選項。

    這個時期的重要代表人物就是灣灣龍攝影,可以說是龍攝影催化了國內的婚紗照市場,引導了國內照像館的升級轉型。

    事實上,在灣灣影樓進入幾地之前,國內就已經有了專業的婚紗影樓,而且還不是一家。

    最早的專業婚紗影樓是成都的川港影樓,由呂洪順的香港文苑公司和四川省攝影公司在八八年合資成立。

    第二家則誕生在渝城,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金夫人,在八九年開業。

    兩家影樓一個是合資一個是外商獨資,但事實上都是本地人幹的,呂洪順是成都人,周生俊是渝城巴縣人。

    那是真掙錢。

    八八年川港拍一套婚紗照,就提供一套衣服和化妝,連發型都得自己出去找發廊做,要一千塊錢……

    差不多相當於當時成都圈所有城市的國營職工一年的工資。有的一年還未必夠。

    但是就是火爆,可能就是因為貴吧,年輕人結婚不弄這麽一下就感覺渾身不得勁兒。

    零二年的時候,馬明宇加盟川港,當時整個成都都瘋狂了,春熙路影樓開業得警察來維持秩序。

    數年以後,金夫人縱馬全國,而川港一直在成都圈過著舒適的小日子。

    事實上一直到九六年這個時候,京城都還沒有比較出名的婚紗影樓,都是以前的老照像館改的,走的也是川港的路子,一套衣服哢哢換背景。

    在八九十年代,尤其是海外過來的商家,第一選擇都不是京津圈,而是沈陽。

    當時沈陽一個城市的雞的屁能頂南方好幾個省,每年的上繳財稅和物資調撥加起來,是西南中南所有省份的總和。

    包括廣東。

    那會兒名氣最大的是申城,底氣最足的卻是沈陽,消費能力嘎嘎的。東北人莽的嘛,敢花,不像申城總有些小裏小氣的。

    四川的羅紅是九三年到沈陽的,很快就發了家,在遼東迅速積累出財富向全國進軍。

    江浙的企業也基本上都是在這邊掙到了第一筆錢。那時候去南二馬路,全是南方人。他們特別好認,冬天不穿棉衣。

    婚紗攝影這東西也是,一進來先紮沈陽,九六年這會兒沈陽的婚紗影樓已經有好幾家了,下麵各地市都有了分店。

    京城最早的專業婚紗影樓據說是米蘭春天,成立於九二年,其實不是。

    米蘭春天確實是九二年成立的,但它是快餐廳,是九八年才改行做影樓的。興華快餐廳。

    九十年代的人好像特別喜歡起名叫什麽什麽春天,米蘭春天,巴黎春天這樣的名字到處都是,反正都得是外國名字。

    洋氣嘛,好好的本地產品不弄個香港執照不起個外國名字是真賣不出去,但是隻要改成英文的那就嗖嗖的出貨。

    還能漲價。中國名賣三十沒人買的東西,改個外國名就能賣三百,還是出廠價。

    真事兒。

    那時候滿大街的東西,八成都是這麽搞出來的,反正到哪都是一堆字母,連領標都得印上發申。

    從不認牌子到什麽都講牌子,我們好像都沒經曆什麽過渡,一下子就跨過來了,就是跨的好像有點歪。

    步子大了,扯了蛋。

    不過怎麽說呢?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畢竟我們已經從物資匱乏走出來了,這會兒不但有,而且多,要什麽有什麽。

    太多了自然就會產生落差,就需要去琢磨怎麽搶先一步得到認可。無可厚非。

    不過,周可麗這一說要照婚紗照,確實是有點讓張鐵軍為難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別猶豫,趕緊下載微風小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