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0,我是碎礦全民工張鐵軍

第334章 都好看(1/3)

    三個人還是去了玫瑰,重新開了間頂樓套房。

    小柳和徐熙霞把東西歸弄了一下,三個人出來去了廣告公司。沒開車,走過來的。

    溜達溜達,也是讓徐熙霞熟悉一下,一邊看風景一邊慢慢逛到廣告公司,看到有什麽合眼的東西就去看一眼講講價。

    小柳平時也基本沒有時間逛街,再說選廠那邊也沒有什麽好逛的,正好在這過過癮。女人逛街可以單純的逛,什麽不買也舒服。

    磨磨蹭蹭的,五百來米愣是走了小一個小時。

    張鐵軍特意去瞄了一眼劉湧的攤子,沒看到他人,他媳婦兒在那。這會兒他還隻是一個脾氣有點暴躁的個體戶。

    文化大樓的幾個租戶不管願意不願意都已經搬走了,後麵的具體情況張鐵軍不太了解也沒問,是趙衛紅,黃經理還有張冠軍他們幾個人搞的。

    現在門麵已經拆掉了,原來被拆改的位置都已經重新砌了牆裝了窗子進行了修補,恢複了這一側的大門,增加了一排櫥窗。

    九零年這會兒流行櫥窗,也可以叫展窗,大小商場什麽的都在搞,還有專門的比賽和評選。老百也愛看。

    大樓裏麵還有人在幹活,修整地牆麵,線路和管道什麽的,裏麵有暖氣,冬天也不影響施工。

    張鐵軍進去轉了轉,大樓裏麵是空的,中間隻有幾根水泥柱子,因為空間太大光線不太好,四米五還多的層高也顯得有些壓抑。

    這棟樓當初是文化用品商店蓋的,最開始隻有兩層半,下麵兩層都是文化用品商場,所以沒有任何隔斷,後來經過加蓋,在二樓搞起了書店。

    隨著經濟的恢複發展,文化用品商店不斷的萎縮,最後和二樓書店合並,一樓就這麽空了下來,被當成了倉庫來用,後來又搞了門市。

    三樓和四樓就是隔成了很多間辦公室會議室還有食堂。過去的商業單位食堂都在頂樓。這幾年大部分單位的食堂都已經黃了。

    一麵在前進,一麵在衰敗,世界上的事情大抵都是這樣的,枯榮並續,光明和陰暗共存並立。

    整個樓內的地麵還是完好的,不用動,是這會兒流行的水磨石地板。這東西施工快成本低,比瓷磚耐用,就是時間長了黑乎乎的不太好看。

    一七年的時候這東西又開始重新流行了起來。其實隻要照明足夠勤打理,水磨地板還是挺漂亮的。

    “師傅,這裏打算用什麽燈?”張鐵軍找到一個正站在那抬頭往棚上看的電工遞了根煙,問了一句。

    “你是誰呀?”

    “這棟樓是我們公司的。”

    “哦,不好意思啊,我不認識你。這邊說是裝日光燈,我這正琢磨呢,這玩藝兒不排好那弄完可就太醜了,光線也不夠用。”

    日光燈又叫熒光燈,是飛利浦發明的鹵鎢節能燈,八十年代國內引進了生產線,但是主要工藝全靠手工,成品率很低,產量也少的可憐,成本高價格更高。

    用日光燈在九零年這會兒還是挺牛逼的感覺,貴嘛,其實照明度很不好,傷眼睛。

    八五年,歐斯朗的電子鎮流節能燈進入國內,也是因為生產技術問題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自動彎管機出現以後才得到普及。

    其實那東西賊特麽簡單,後來幾個人的民間作坊鼓搗鼓搗都能生產。

    很多東西都是這樣的,沒有的時候整個國家都束手無策,整個產業都能被拖住,有了以後也就是那麽回事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