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搏年代呂冬黑蛋

第659章 共同富裕(1/3)

    到了村支部,李文越等陪著投資商和部分考察團的人,去參觀一些文獻資料,比如從地下密室出土的古版書籍的複製版本等等。

    地下密室出土的各種文物,已經進行了專業處理,等到老村整修改造完畢,就能拿回來用於展覽。

    另外,張局帶走的用於辦案的首飾,也送了回來,有專人盯著,倒沒出現意外。

    畢竟是登記在冊的文物,那麽多雙眼睛盯著,真要有人打主意,後果會非常嚴重。

    縣裏這次帶隊過來的大領導,借用了支部的大會議室開現場會,呂冬和呂振林專門跟過來回報工作。

    雖然兩邊都知道,關於劉灣村和張灣村的動遷事宜,必然是話題之一,但匯報工作也是真的,畢竟呂家村今年還有一係列的事宜,關係到縣裏的發展。

    大領導坐在長條會議桌首位,讓呂冬和呂振林分別坐在了左右兩側。

    呂振林特意先說了下呂家村最新取得的成績。

    “食品公司的出口份額,上個月超過了3000萬?”大領導對於這個數據相當滿意:“出口創匯,是企業責任與擔當的體現。”

    呂振林說道:“縣裏給了極大的方便,沒有縣裏的支持,出口業務不會這麽順利。”

    人老成精,哪怕出口業務是呂冬通過魏光榮拉來的,縣裏隻是做了一點敲邊鼓的工作,麵子上的功夫,呂振林做的仍然非常到位。

    實際上的好處,呂家村已經拿到了,表麵上的功勞,為什麽不能給縣裏當政績?

    會議室內,不止大領導一人,還有縣裏一些級別不低的人,大領導說話很有水平:“呂家村闖出了一條富有青照特色的新農村發展之路!其他村莊的發展,要多向呂家村取取經。”

    下麵響起一片附和聲。

    其實,大家夥都知道,呂家村的發展就像南山、衛橋和東王等一樣,不是說沒有可能複製,而是複製的難度太大,可能性太小。

    一個縣裏,能有這麽一個村,出去就能吹爆了。

    尤其在座的這位大領導,呂家村是在他任上崛起的,拿出去絕對是一筆亮眼的成績。

    然後,又說了說建築公司,目前仍然以承建為主,在太東軟件園、呂家村、青照文旅計劃、洛莊漢墓博物館和天祥-泰豐園等項目上,全都有重量級的業務在進行。

    實際上,屬於呂家村建築工程公司自個的人手,主要放在呂家村、洛莊漢墓博物館和青照文旅計劃三個項目上麵,主要做的古建築的承建與修繕。

    其他那些,無非就是做好一級承包商。

    現代的建築行業,分工明確,層層轉包是必然的。

    呂家村招募的人手,大都放在古建築行業上麵,通過這兩年的施工,加上範教授協助運作,目前呂家村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已經拿到古建築工程的一級資質。

    大領導重點問了下老村那邊的事:“你們打算跟趙老根的公司合作,進展怎麽樣了?”

    “《鄉村愛情》籌備的差不多了,預計下個月,趙老根就會帶領劇組來呂家村拍攝。”

    這邊的事都是呂冬在負責的:“呂家村是主要拍攝地,劇組的人在咱們縣還考察了不少地方,預計整部戲全部在青照拍攝。”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