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夏江村事馮時夏

第29章 家常便飯不簡單(一)(1/2)

    倆人又來到廚房,馮時夏猜到應該是小家夥準備做午飯了,果不其然,小家夥又跑到矮櫃那邊忙活了。

    馮時夏這次繼續跟上去,想看看這廚房到底有沒有油。

    她看著小家夥推開矮櫃的鏤空櫃門,裏麵也是上下兩層,但中間的隔板窄一些。上層放著不常用的碗筷勺,一個帶杵的木缽,還有幾個形狀大小不一的罐子。下層是一些布袋和一個頗有年份的銅質燒水壺。

    小家夥打開其中的一個麻布袋,從裏麵抓了大米出來,原來這些袋子是存放糧食的。

    等小家夥抓好,馮時夏已經搶先端過碗去淘米了,學著小家夥把淘米水倒進洗菜盆裏,才發現碗裏的米除了有些碎之外,還夾雜了些暗色的顆粒,挑出來一看,居然是一些細小石子。

    她這才懂了,早上小家夥停在水缸前幹什麽。

    淘好米就得生火了,但這沒有打火機,生火這件事目前馮時夏可能真的做不來。

    另外燒柴火也是項技術活,之前自己在姥姥家試著幫忙燒過幾次,也總是燒不旺。看來生火也得等小家夥動手了。

    那小人早就從屋後又抱了些幹草過來,接著從角落的柴堆旁掏出兩樣東西來,就是早上用來打火的物件。

    馮時夏這時看清楚了,是一個刀片狀的東西和一塊石頭,石頭看起來普通得很,肉眼看不出有什麽特殊的。

    馮時夏看小家夥已經準備了,連忙把灶前的兩雙鞋子拿開,想想趁著做飯的火勢還是得烤烤,不然可能下午也沒法幹透,便將它們放置到後麵的灶孔邊,那裏火不會燎到,熱度也還可以。

    馮時夏不錯眼地盯著小家夥的動作,他先用一根幹柴將灶孔裏的草木灰往出扒了扒,然後團了一些幹草到灶孔坑底,再從角落裏一個布帶裏抓出一點更細的絮狀物放置在那團幹草上。

    之後就拿著兩個物件湊近了,在那團絨絮上用右手的片狀物一次次劃擦左手的石塊,等有一些火星濺出,那些小絨絮就開始冒青煙了。

    小家夥手速極快地將下麵的茅草翻折一些蓋上來,同時朝裏吹氣,然後奇跡就發生了。有火苗從茅草上出現了,著得很快。

    趁著火勢變大,小家夥就從角落拿起小樹枝搭上去,順利地引好火了,再來就是放大木柴,小家夥將早上弄熄在大灶孔裏的木柴又拿出來接著燒。

    將這個完整的流程看完,馮時夏不僅佩服小家夥的麻利速度,更是佩服這些生火技巧,原來沒有打火機和火柴還可以這樣生火的,而完全不是她一直以為的需要鑽木取火。

    馮時夏被生動地上了一堂生存技巧課。

    接下來又是準備菜了,馮時夏看看旁邊地上的菜,應該就是“衝天小辮”籃子裏的那些,原來以為裏麵就是一些青菜,現今倒在地上才發現裏麵還有一顆小臂粗的白蘿卜。

    外皮水靈靈的樣子很是新鮮,從上麵粘的泥土來看,應該也就是剛拔出不久的。

    水煮青菜能稍微接受,清水煮蘿卜她真的很難接受這種做法,於是她拉著小家夥再來到矮櫃前,指指裏麵放的那些罐子。

    小家夥先是不懂,馮時夏也不知怎麽表達想要看一看,尤其自己這個要求貌似在別人家裏本來就有些無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