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娛樂時代羅南

第733章 流媒體上市(1/3)

    相對論娛樂集合整個公司的力量,推動頒獎季的宣傳公關,但羅南同時也在讓人控製其中的度,以免過度宣傳引起人的逆反心理,從而導致出現大熱必死的情況。

    過往,奧斯卡頒獎典禮爆冷的案例時有發生,但總的來說,爆冷在奧斯卡近八十年的曆史上,概率相對比較小。

    奧斯卡不同於足球世界杯,後者大熱必死經常發生。

    在頒獎季,更多的情況是,熱門種子選手一路橫推,最後拿到相應的獎項。

    奧斯卡重要獎項的獲獎概率,往往與熱度和曝光度成正比。

    選票派發出去,剛剛進入2005年,使館影業的拉片會,威爾-史密斯的派對,一場接一場,《撞車》和《當幸福來敲門》兩部影片的宣傳公關總投入已經超過千萬美元。

    當然,更多的投入是花費在了《當幸福來敲門》上麵,畢竟這部影片正在北美大範圍上映。

    新年過後,這部影片的北美票房累計已經達到了1億4687萬美元。

    這也成為了眾多競爭對手攻擊的重點,他們一再在媒體上發聲,稱《當幸福來敲門》太過於商業化,缺少藝術含量。

    票房擺在這裏,很難去反駁,羅南總不能因為奧斯卡,故意放棄影片的盈利吧?

    好萊塢的影片衝獎為的是什麽?歸根到底還不是商業利潤。

    隨著頒獎季進入奧斯卡階段,形勢漸漸明朗起來,各個獎項的熱門種子選手,也通過前哨獎項顯現無遺。

    《撞車》拿到了多個最佳影片獎,威爾-史密斯是最佳男主角頭號熱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被公認老當益壯,希拉裏-斯旺克自從《百萬美元寶貝》上映之後,拿走了八成以上的最佳女演員獎。

    論熱度和曝光度,這四者都是最高的。

    但北美的娛樂新聞宣傳熱度最大的,並不是頒獎的種子選手們,而是奈飛網絡!

    從一月初開始,奈飛網絡的廣告就遍布全美,無論傳統的報紙、雜誌、電視台,還是新興的包括奈飛分享在內的互聯網,都能看到奈飛新業務的廣告——奈飛流媒體!

    “你想足不出戶就看到電影電視劇嗎?你想動動鼠標就能在電腦屏幕上播放高清電影電視劇嗎?奈飛流媒體,為你提供最為便捷的影視服務。”

    進入新年之後,奈飛的廣告開始鋪天蓋地一般的轟炸,除了必須的流動資金以外,DVD租售業務的所有收入,全都被奈飛用來發展新業務了。

    雖然DVD業務正當時,但羅南知道奈飛必須轉型。

    這一年來,奈飛開始將所有線下的影碟資源內容,都上傳到了線上平台,正式開始了流媒體轉型之路。

    十萬部影視作品的海量內容,個性化的推薦,奈飛現有業務積累的大量用戶,社交分享的拉動作用,以及個性化的推薦,都為奈飛的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

    如果是單純的流媒體平台,奈飛相關的業務即便能夠順利開展,用不了多久也會陷入困境。

    曾經,奈飛迅猛發展,內容版權方、出版方都看到了在線內容消費的巨大市場潛力,或下場參戰,或坐地起價。此時奈飛發現了自己的最大軟肋,作為流媒體平台,內容就是平台旺盛生命力的基礎,一旦優質的版權內容斷供,後果不堪設想。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