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娛樂時代羅南

第503章 豎鋸的爭論(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北美上映的第一天,羅南就收到了捷報,《電鋸驚魂》在2620家影院拿下了795萬美元!

    與之相對應的,《電鋸驚魂》的口碑迅速擴散。

    雖然不像主流商業大片那樣能人盡皆知,口口相傳的效應卻是最能帶動其他人購票的方式,很多恐怖片愛好者或從朋友、或從同事、或從親人口中得知這部影片的信息,然後走入影院,絕大部分都會得到滿足,再次向自己周邊擴散……

    這種從相對信任的人口裏得知的消息,流傳速度確實比較慢,對人的實際購票刺激,卻遠遠超過媒體上麵的炒作。

    一部不錯的影片,即便是有適當的宣傳,觀眾口碑往往也需要時間來發酵,像《電鋸驚魂》這種宣發規模有限的電影更是如此,經過周五一天的上映,以及口口相傳的傳播之後,再加上周末休假必然帶來的連鎖效應,從第二天點映的周六開始,這部影片在全美院線的上座率有明顯提升。

    由於影片在市場方麵非常有針對性,《電鋸驚魂》周六上午的上座率,已經堪比周五晚上的黃金時段,到了周六下午,坐在放映《電鋸驚魂》影廳裏的觀眾繼續增加。

    這顯著提高了《電鋸驚魂》的上座率,而且能被其他人口中的話吸引,走進來觀影的人,絕大多數也都是恐怖片愛好者,他們看過影片往往感覺極其滿意,然後再向周圍的人推薦,這樣就形成了一種良性循環。

    自發式的口碑效應,正是在這種循環中體現出來的。

    況且,使館影業還有口碑營銷,一點好消息恨不得炒到全世界都知道。

    有一個略顯誇張的消息被媒體曝出,有人在觀看《電鋸驚魂》時被嚇昏了!

    這對於恐怖片不是壞事,使館影業宣傳部門立即跟進這一新聞,特別是迅捷的互聯網宣傳部,立即讓人推動網絡宣傳,這一消息很快在互聯網上散播的到處都是。

    一部能嚇昏人的恐怖片,對於恐怖片愛好者們可謂魅力無窮!

    與此同時,使館影業的宣傳部門在互聯網上精心策劃了另一場攻勢,關於“豎鋸”正義與邪惡的爭論。

    有人喜歡豎鋸,認為豎鋸給人的是一場考驗,通過人性與心靈的拷問,就能獲得新生。

    更多人認為豎鋸是舉起正義大牌行邪惡之事的惡徒,他沒有任何權力去拷問他人。

    兩派通過互聯網特別是奈飛的社交網站,不斷發表各自的看法,形成了巨大的爭議,吸引人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一時間在互聯網上成為了個不大不小的熱點。

    這可以說是詹姆斯-溫在設定豎鋸這個角色上麵做的最出色的地方,用殘酷至極的人性拷問給豎鋸找到了所謂的使命,讓他的形象看上去有種奇特的神聖感。

    “麵對生死,你的選擇是什麽?生還是死?”

    乍一看問得很多餘,但如果附加額外的條件呢?如果是你死我活呢?

    用逼格比較高的話來說,詹姆斯-溫用內心的恐懼加人性的無情嘲諷揭示,故意引導觀眾自己內心的拷問,從而激發他們發自心底的寒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