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娛樂時代羅南

第389章 重要的是(2/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好萊塢的恐怖驚悚電影,往往更加凸顯自己技術先進和殘酷血腥,異於亞洲恐怖題材電影的氣氛。

    其實《死神來了》也是注重於視覺刺激,而亞洲的恐怖片則注重於對心理的恐嚇,

    雖然更換了導演,但作為好萊塢商業電影光榮的續集傳統是絕對不丟的,所以第二部的故事繼承第一部的套路,一群被死神相中的人,一個預感將要發生危險的主角,從危險中逃脫出來,死神以另一種方式把名單上的人殺去,一個也不剩。

    死神的遊戲或許會因為新生命的誕生而結束,但隻是那一輪的殺人遊戲結束而已,隻要相對論娛樂的統計中有錢可賺,死神還是會繼續他的血腥遊戲。

    盡管引入了吉爾莫-德爾-托羅這個新鮮導演,影片還是非常套路化,其實這部續集已經不是再講宿命論之類的東西了,而是表現“人類在意外中的一百萬種死法”。

    當然,這片子還有一定的社會教育意義。

    比如,火車開過時,不要與火車離太近;過馬路要注意,左右多看看;起重機下不能站人等等。

    相比於第一部,《死神來了2》更華麗,更精美,更血腥,也更殘暴。

    這也是最大的突破了。

    這部電影已經在一種完全血腥而沉重的殺戮味道裏與宿命論漸行漸遠了。

    其實從第一部起,就存在一種批判的聲音,認為死神根本就不存在。

    一部電影誕生了,可以選擇不看。

    而當觀眾選擇了看,那麽在看的時候,就要承認電影存在的前提,也就是電影裏麵所設定的概念,人物背景。

    比如看《死神來了》時,認定這世上沒有死神的存在,那麽這部片子壓根就不應該存在了,因為連他裏麵一切的東西之所成立的前提條件都否定了。

    比如說,在看傑克-陳的《警察故事》,看時就承認了陳家駒是警察這個概念,所以才能繼續看下麵的情節。

    如果觀眾一開始就問:“他為什麽是警察?”“人家考上了警校,然後就是警察了。”“那他為什麽要考警察?”“那你TMD去問陳家駒去。”

    這並不誇張,隨著互聯網漸漸興盛,未來杠精會雨來越多,而且大多都是天王老子親臨也說服不了的那種。

    即便是未來的墨西哥三傑之一作為導演,《死神來了2》也絕對算不上優秀,但這種中小成本的續集商業電影,首要就是讓目標觀眾群體能夠看得爽。

    其餘的都是次要的。

    電影放映剛結束,來自CinemaScore合作公司的現場調查人員,就開始收集首映觀眾對於影片的第一時間評價。

    “能打一個B吧,總體來說還不錯。”

    一位二十五六歲的男觀眾結果調查人員送上的小禮物,大咧咧說道:“影片能嚇到我,這很不錯,而且看完以後,我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滿滿的惡意。”

    那名調查人員隨後又找上了另一位觀眾,這名觀眾評價差不多:“B 或者A-,我決定,回去之後在家待幾天,不出門了,免得神經兮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