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娛樂時代羅南

第341章 藝匠娛樂(1/3)

    隨著合約簽訂,羅南代表奈飛與美國銀行簽訂貸款協議,以這18500部影視作品的租售版權作為抵押,從美國銀行貸款2700萬美元,以支付好萊塢視頻公司的授權費用。

    另外,奈飛以欠款1000萬美元的方式,向使館影業下了相關的訂單。

    不管是連鎖店麵,還是互聯網網站,瑞歐公司的業務一直是錄像帶租售,也就是說這18500部影片全都是VHS格式,並不能直接拿來使用。

    使館影業需要將VHS格式轉換成DVD,然後聯係遠在東方的衝印廠大量壓製DVD。

    這些全都需要錢,需要計入奈飛的成本之中,自然由奈飛來買單。

    相對論娛樂旗下的各個子公司,財務全都是獨立核算。

    按照奈飛的預估,這18500部影片,大概需要衝印150萬張DVD碟片。

    但東方的衝印費用非常低,對那邊碟片行業有過了解的人都很清楚,單張成本低廉到不可思議的程度。

    即便算上運費等眾多費用,這些碟片每張成本也隻有1.5美元。

    熱門影片會多衝印一些,小眾影片衝印量少些,影片的受眾範圍直接決定備貨量的多寡。

    而且交易完成之後,也不用再擔心奈飛轉型流媒體之後這些影片的互聯網播放版權問題。

    隨著使館影業衝印好的DVD陸續交付給奈飛,奈飛網站的可租售影視作品數量,很快超過了2萬部。

    奈飛從來沒像現在這樣有過底氣。

    最起碼從可租售作品的數量上來說,奈飛已經不比任何一家影視租售公司差,百事達所擁有的租售作品,也不過就是2萬多部。

    當然,奈飛新擁有的這18500部作品之中,海外影視版權的比例遠遠超過百事達,其中港城電影的數量占據了相當大的比例。

    這也意味著單論影視作品的質量,奈飛比不上以好萊塢作品為主的百事達。

    羅南簡單的翻看過18500部作品名錄,港城電影當中有不少熟悉的名字,也有很多爛片。

    相比於慢吞吞的好萊塢,港片拍片向來以速度著稱,很多有名的影片,號稱從開始拍片到上映隻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片庫的質量問題,需要一步步解決。

    好在這18500部作品,幾乎包括了好萊塢六大公司近幾年新片之外的所有主流影片,還有很多中等規模公司的作品。

    這足以支持奈飛的業務大範圍開展。

    短時間內,奈飛要做的是吸引到更多的客戶。

    奈飛的工作重點也轉到了這方麵上。

    但羅南很清楚,這些遠遠不夠,未來奈飛向流媒體轉型,需要更多的影視作品或者版權授權。

    擴充的餘地也很大。

    像是夢工廠和獅門影業等新成立的電影公司的作品版權,還有藝匠娛樂手中的數千部電影,都是下一步的目標。

    這期間,羅伯特-艾格從華特迪士尼離職,正式加入了相對論娛樂擔任執行總裁,羅南召集管理層會議,將羅伯特-艾格介紹給了相對論娛樂和三家子公司的管理層。

    就像之前跟羅南說過的那樣,羅伯特-艾格進入相對論娛樂,首先是了解和熟悉公司,而且他相對溫和的工作風格與成熟穩重的為人處世,也在讓他以最快的速度融入相對論娛樂公司。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