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五十四節 鴻基站(1/3)

    在此期間,貝凱訂立了一整套的完善規章製度。北圻本地招募來得礦工根據挖煤的數量發工分牌,推車工按小車的數量發牌。受傷或生病期間也發給足夠不餓死的口糧費。每天下工之後,工人們到合作社的德隆代辦點辦工分牌兌換成流通券。工人們用流通券購買糧食。酒類、服裝和其他合作社銷售的商品。除了酒之外,香煙和糖果是最受歡迎的商品。礦工們使用的工具也是要購買的,不過現在算是賒欠給他們。貝凱根據工具的價格,扣除礦工每天工資的10%用來抵償工具的成本,直到清償完為止。

    如果換成了更為惡毒貪婪的資本家,利用“貸款買工具”完全可以玩弄簡單的經濟手段就使得礦工們負債累累,永遠也還不清購買工具的價錢――工具畢竟是有損耗的。但是元老們一貫認為剝削必須適度。從長遠看,適度剝削有助於長期榨取工人的剩餘價值而不是拿工人當一次性消耗品,在臨高體係下,勞動力是珍貴的。

    報酬上,貝凱根據指示,適當從優――起碼要讓百姓們覺得給煤礦幹活比種地稍稍強一些。宏基站要招募足夠的當地工人來當礦工,口碑很重要。

    李梅對礦區商業的設計就是工人不出礦區可以獲得一切消費――本時空的絕大多數地方商業就是一片空白而已。現在有聚集了600多人,還有一定消費能力的社團,不搞點商業就太太可惜了。商業首先為流通券造聲勢,為下一步將流通券推廣出去做好最初的準備工作。

    發給工人們的流通券在鴻基鎮上很快就消耗完了。流通券月初發出去,到月底大部分回籠了。重體力勞動使得工人們需要大量的食品,在野外和礦坑工作使得衣服的消耗也很大。不過合作社折價回收破衣服:論斤回收變價。破衣服被清洗消毒過後送回臨高造紙。

    沒有家眷的單身漢們的消費更大,他們隔三差五的還要去小飯鋪去吃點好得,喝點酒。有人學會了抽煙――因為出於勞工上層的歸化民勞工們中有人是抽煙的,北圻本地的勞工也把這一習慣視為“時髦”而抽上了。WwW.

    第二個月一開始,北圻本地的工人就走了幾十個。貝凱雖然有些失望,但是還是指示合作社:把離去工人持有的流通券兌換成米或者銅錢交給工人。結果他沒想到的是,工人們回鄉之後很快就把家裏人和同鄉都帶出來到礦上幹活了。當貝凱有一次巡視礦坑的時候發現有很多頭戴鬥笠的當地婦女也在礦坑裏背煤的時候著實讓他震動了。雖然他在臨高見識過歸化民中的婦女一樣在采石場打石子、下農田、甚至在建築工地幹活的――兩廣福建的婦女是出了名的能幹重活的,但是女人下礦坑背煤還是頭一回見到。

    “這太浪費了嘛。”貝凱的目光落在背煤的女人身上。因為背煤對衣服磨損很大,礦工們幾乎個個衣衫襤褸――女人們也不例外。盡管看起來她們麵目黝黑個子矮小,但是破破爛爛的衣服下露出的肌膚還是讓貝凱還是產生了某些遐想。特別是有幾個女子的身材還算嬌小玲瓏,凹凸有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