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第四十八節 貿易(1/3)

    範?德蘭特隆和原先的“馬格德堡”號的商務員辦理了交接手續,這艘船從荷蘭開來隻有幾個月,經過修整之後狀態還相當好。因為這一次是前往未知勢力的港口航行,有一定的風險。船上配備的人員做了加強。全船配備了一百二十名水手和四十名士兵。船上原本隻裝備了4門大炮,又額外安裝了4門。雖然前往海南島的航線隻能算是一次短途航程,但是船上依然配備了兩名軍醫來照顧船員們――盡管他們有多少用處實在難說,沒有一次航行船上不往大海裏拋下十多具乃至幾十具屍體的。當然,船上也少不了一名牧師來照看船員們的靈魂。

    範?德蘭特隆和船長、岡薩雷斯、萊布?特裏尼進行了一次簡短的會議。總督給予範?德蘭特隆的任務是打開和澳洲人的貿易,同時盡可能的搜集他們的情報。要達成目的,首先就是選擇合適的貿易商品:如果澳洲人對他們運去商品不感興趣,那麽不管是貿易關係還是搜集情報都無法辦到了。

    範?德蘭特隆感到非常棘手,這裏沒有人和澳洲人發生過任何貿易往來,誰也不知道他們喜歡什麽,需要什麽。澳洲人既然在中國沿海,中國人的貨物:絲綢、生絲、瓷器這些他們肯定能夠得到充分的供應,而從他們大量輸出糖貨、紙張。玻璃製品來看,他們自身又有很強大的製造能力。範?德蘭特隆想來想去,整個東印度群島他們有興趣的產品可能隻有香料了。胡椒、肉桂、丁香這些東西,是中國人為數不多願意從荷蘭人手中大宗進口的商品。

    如果找不到合適的大宗出口商品,範?德蘭特隆就隻好運去大量的白銀去和澳洲人交易,這是公司最不希望看到的貿易狀況。

    總督的秘書官給了他的一份關於澳洲人基本狀況的小冊子。範?德蘭特隆仔細研究了澳洲人的進口商品。他們進口的東西五花八門,但是最大宗的商品是大米、木材、生鐵、各種金屬和棉製品。特別是棉製品,進口數字非常之大。範?德蘭特隆大吃一驚,因為根據小冊子上的所說,僅僅從一個貿易商手裏,他們從印度買去的棉布、棉紗就超過了東印度公司開展對華貿易以來各種紡織品曆年對華銷售的總額。事實上,東印度公司不僅沒能銷售多少棉製品給中國人,反而每年從中國商人手裏進口大量的“南京布”運銷。

    顯然他們對紡織品有很大的需求。範?德蘭特隆想。不過棉製品上恐怕他是無能無力了,這些東西大多是英國人在運銷。巴達維亞沒有棉製品的庫存,除非派船從印度采購了運來――時間上顯然來不及。

    至於生鐵和金屬就更加匱乏了,不管是鐵器、鉛和銅,目前為止他們要麽從歐洲運來,要麽是從中國和日本進口。原本就相當的匱乏,無法出口。

    不過巴達維亞有大量的荷蘭麻布――這是荷蘭的一項大宗出口工業品。因為價格低廉,在歐洲市場上實際上形成了傾銷。當時有人形容它的價格低廉到“最窮的人也能用它來製作襯衣”。此外,他還準備運去一些優質呢絨。呢絨在中國雖然不能暢銷,但是作為奢侈品一直是有人購買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