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二百一十一節 還鄉(三)(1/3)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符富在東門市下了車。這裏的繁榮讓他眼花繚亂。因為執勤和拉練的關係,他在服役期間幾次到過東門市。每次來到這裏有新得變化。總得來說就是房子越蓋越多,越蓋越高,也越蓋越漂亮。原本二層帶閣樓就能引起百姓的圍觀,現在五層的樓房也不算罕見了。原本站在東門大街上就能看到附近的田地和荒山。現在到處是房屋、被竹籬笆圍起來的豎上項目牌子的建築地塊和正在興建中的房屋。

    市麵已經完全恢複了――甚至比戰前更熱鬧。從黃浦港被強迫來臨高“和買”的商人和船主發現這裏的市場需求大得驚人,賺錢的機會到處都有。最難能可貴的是這裏的商業環境非常好:許多商品免稅,許多商品包買,而且無論進港還是交易都沒有在大陸沿海常見的各種陋規和勒索,隻要按章納稅就可以太太平平的做生意賺錢,這愈發刺激了商人們到臨高來做買賣的熱情。做買賣的商業流動一恢複,地價自然也就水漲船高起來。李梅已經開始著手編製第四期東門市擴展規劃圖。

    符富到了新開張不久的紫珍齋,郭逸等人回來之後不久,李梅就利用撤回臨高的廣州站的部分工人和技工骨幹在東門市新開了紫珍齋和紫誠記的分號,紫明樓臨高分號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

    臨高的紫珍齋規模不大,秉承的是走高中端路線的營銷概念,銷售得自然也都是所謂的精品。符富看著裝修華麗的大幅玻璃櫥窗和裏麵琳琅滿目眼花繚亂的各種首飾、裝飾品和化妝品,硬著頭皮走了進去。

    女店員熱情相迎――幾天前他們的店長已經被召去參加了商業部一個由李梅親自主持的會議,會議上傳達了重要指示:即將開始的陸海軍士兵輪換休假必將帶來一次消費高潮,商業部門屬下的所有零售和服務企業都要抓住這個機會大搞營銷,以大量回籠作為軍餉和作戰獎金支付的流通券。這批流通券數額非常可觀,盡管通過軍人儲蓄的方式沉積在銀行裏,但是程棟還是希望能夠盡快消化掉,以免成為一隻潛在的通脹老虎。

    女店員們知道這些士兵和軍官個個都揣著大筆的流通券準備花出去――而商業部的任務是盡可能的讓他們把流通券消費在那些非必需品上――比如鏡子、粉盒、口紅等等這些消耗少,利潤高的商品上。

    紫珍齋的首飾飾品是所謂的“澳洲風”,其實就是“現代風格”。金銀使用量極少,以玻璃――無色和有色的――為主,珍珠和各種寶石為輔。最大特點是精致好看,種類繁多。畢竟嚴茂達是在首飾廠待過得,不但自己耳熏目染,還帶來了大量的原始設計資料。廣州的能工巧匠很快就學會了切割玻璃的技術,而且表現得比舊時空的工人更好――當然,切割玻璃用得專用鑲鑽石的刀具和砂輪之類的設備還是得由澳洲人提供。

    用少量貴金屬和大量的玻璃做得首飾,成本壓得很低,就能推出價格上相對低廉,適合收所謂“中人之家”的趕時髦的心態,而且因為款式多,分量輕,便於日常輪換配戴,各個階層的婦女都很喜愛。見多識廣的廣州市民尚且拜倒在紫珍齋的腳下,臨高這樣的地方就更不用說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