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高啟明被禁的原因知乎

一百九十七節 造船計劃(2/4)

開啟AI情感朗讀功能。歡迎大家點擊體驗!

    21艘載重噸在200~500噸的船隻――類似“瓊海煤”這樣的大型帆船,被授予了獨立的船名――作為專用運輸船集中使用,特別是前往越南的運糧船和前往三亞、香港的物資輸送船,全部是由這些“大型船”負擔。這些船隻也有少量的武裝,並且留有擴充武裝的餘地,必要的時候可以投入戰鬥。

    除了這些由海軍控製的船隻之外,在廣州-雷州-臨高的航線上,過去還有高廣船行和海安船行兩家船行的船隻在航行,這些船隻由殖民及貿易部控製,分別由廣州站和雷州站進行管理。高廣船行有12艘三桅大福船,分別以“廣+天幹”和“高+地支”的方式來命名,這些船隻在廣州-臨高之間開辦客貨混裝的定期航線,在第二次反圍剿之前業務十分興旺,二次反圍剿作戰開始前,一部分船隻逃往臨高,一部分被官府扣押沒收。暫時還沒有恢複起來業務。

    至於海安船行的船隻,全部是噸位較小的沿海用的鹽船,原本主要是用來運輸雷州糖到廣州等地銷售,除了運輸糖之外,平時還將雷州的煤、木材和農產品運往臨高等短途的海上運輸。

    盡管大部分的船隻都由海軍管理使用,在運輸的方麵的載重噸分配上實際由企劃院具體控製。企劃院的運輸辦公室裏有專門的配載圖和表格,精確到小時的記載各種貨物的物流情況。

    海軍執行珠江口戰役之後,大量船隻被調走充當戰艦和運輸艦,使得整個臨高的航運運力愈加匱乏。而兩個中隊的特務艇長駐香港使得原本已經不堪重負的海軍船隊運力進一步縮減。

    他們的迅鯨號自航甲板駁船在運量上非常的驚人,但是該船隻能在海況較好的沿海區域活動,而且它的動力係統是柴油機,執行了幾次三亞運輸任務之後已經消耗了大量的柴油。作為一艘惟一能夠運輸超大、超重、超長貨物的現代船隻,企劃院實在無法下定決心繼續讓它執行常規性的貨運任務。

    這一嚴峻的形勢,使得在執委會的工作會議上,緊急造船的動議被再一次的提出來。造船不僅要滿足運輸的需要,還要用來擴大海軍的作戰艦艇,陳海陽在會議上明確指出,現有的武裝特務艦在噸位上過小,限製了安裝的火炮數量和口徑。特別是在部分特務艇上安裝的24磅卡隆炮,陳海陽認為這種小型短射程的火炮意義不大。

    “24磅卡隆炮的有效射程隻有100~200米,如果遭遇西方戰艦,射程上吃虧,如果遇到劉香一類的大海盜的船隊,一次炮火射擊如果不能摧毀敵人的船隻,並且立刻完成裝彈,會在接舷戰中被淹沒。”陳海陽提到,在虎門和廣東內河戰鬥中,裝備卡隆炮的特務艇中隊在作戰中為了避免在近距離內被明軍的紅夷大炮毀傷,不得不多次先等待加農炮中隊從遠距離毀傷火力之後再加入戰鬥。

    “卡隆炮中隊隻在大嶼山之戰中,對付火力非常貧弱,而且數量也不占優勢的小股海盜時才發揮出其摧毀性較強的優勢。長遠看,卡隆炮中隊隻能充當巡邏或者護航使用。”

    另外,特務艇中隊的特務艇大多噸位偏小,很難進行持續性的作戰――一些船隻建造質量不佳,而且這些船隻全部沒有在船底包銅皮,鑿船蟲和海生物附著情況已經變得極其嚴重,陳海陽估計,大概有三分之一的船隻必須立刻進行維護。

    “繼續使用特務船進行繁重的運輸和護航任務的話,很快我們就要麵臨在到1631年的上半年有一半以上船隻維護的尷尬局麵。”陳海陽警告道,“造船,特別是建造能夠長時間使用的大噸位船隻迫在眉睫!”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加入書架
點擊添加LINE 微風小說官網賬號
(可催更及找書)